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袁纯清:勾勒山西转型跨越路线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08月18日10:14

  编者按:

  眼下,正是“十二五”蓝图描绘期,一场思转型、谋跨越的经济浪潮正在山西15.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蓄势待发。这场背负着压力、裹挟着希望的转型跨越浪潮与新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不无关系,而站在他身后的还有三晋大地3400万民众对科学发展的渴盼与追求。值得关注的是,山西已经有朔州、襄垣这样一些取得转型实绩的典型案例,他们使山西的转型跨越之路初见端倪,他们使山西转型跨越的信心、决心坚定不移。

  ■本报记者 曹英 ■张琴琴

  履新两月内马不停蹄,密集调研;全省干部大会上68页施政报告,慷慨激昂;战略既定,亲率山西党政代表团奔赴蒙、津考察,力掀晋官“思想风暴”;5月31日履任山西省委书记以来,袁纯清的三晋足迹点燃了山西人求新求变的激情与梦想。

  时下,山西人对自身省情的判断空前一致: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围绕这一基本论断,袁纯清给出了山西的全新定位:以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

  具体到操作层面,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构成了山西转型跨越的根本举措和主要依托。“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袁纯清所提出的这一愿景在山西已深入人心。

  产业转型:工业新型化与农业现代化

  山西转型路走了十年,产业结构调整构成其核心内容。但如袁纯清所述,山西省还未走出资源供应的老路,能源重、化工轻;采冶重、制造轻;生产重、服务轻;材料重、加工轻。不少山西人也常常用“越调越重”来揶揄自己。

  对于山西这个全国性能源重工业基地,能否突破这一困境关乎山西全面转型大局。对此,袁纯清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山西的优势在煤,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山西的工业新型化一定程度上要围绕煤来展开推进。”而这篇“煤”文章的点睛之笔在于:实现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袁纯清将其概括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事实上,从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到煤炭、装备制造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山西在转型进程中已经进行了不少探索。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袁纯清进一步明确重点,勾勒出了具体的七条路径: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变;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经济运行效率大幅度提升;围绕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转化;围绕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围绕煤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围绕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

  中部六省中,山西是“异类”——唯一的农业小省。但山西在全面转型中赶超跨越,难点却在农业。工业转型七条路径,农业升级,袁纯清点出了四项内涵:一个主题——坚持农业现代化;一个核心——突出县域工业化;一个基础——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个关键——紧抓农民增收。

  绿色城镇化进程: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

  袁纯清调研所到之处,提得最多的是城镇化。在他看来,且不论城镇化中产生的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其过程本身就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有了高端的城市,才能吸引高端的产业,高端的人才。”

  山西2009年城镇化率为46%,城市化水平近年来一直滞后于工业化。而在全国区域经济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环境下,山西如何加强自身的城镇圈建设,进而避免在区域经济格局中被边缘化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眼下,基本框架已经出炉: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大县城为重点构建城镇群,形成‘一核一圈三群’格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阳曲县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大都市圈;“三群”,一是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二是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三是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

  围绕这一基本框架,山西“十二五”时期的城镇化目标也已明确,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左右,五年力争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形成3000多亿元投资需求,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

  对兼具资源型产业结构和脆弱生态环境的山西来说,如果为其城镇化进程加一个独具特色的限定词,必然是“绿色”。“蓝天碧水”工程,植树造林战略,山西省近年来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用力之深,已是有目共睹。袁纯清仍将在原有基础上将城乡生态化定位为未来执政重点,进一步得到提升和细化的是,他提出把环境作为生产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和健康山西。

  转型先导:力掀晋官思想风暴

  “‘十五’末,山西GDP全国排名16位,2009年排名21位,四年后退五位。从增速看,‘十一五’年均增长10.5%,在中部和周边均排末位。”分析山西省发展差距时,袁纯清这样阐释。“全国煤机领域2009年销售收入451亿元,我省约占1/10。”“2009年全省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远高于18.3%的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能降到全国水平,相当于增加700亿GDP。”部署山西具体转型路径时,袁纯清这样的对比分析随处可见。

  不难看出,“世界眼光”下的比较思维构成了袁纯清主政思路的直观特质。而这也是他对山西省干部素质提升的第一要求:“干事业的舞台在山西,但发展的空间在山西之外。在信息化和地球村时代,世界眼光已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与之相配套,袁纯清要求山西省领导干部要做到有战略的思维、有“结合”的本领、有敢闯的勇气、有学习的自觉、有高尚的操守。

  而这一切的前提在于思想的“解放”。作为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山西人的封闭保守一向全国有名。“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我们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转型和跨越的大道上劲跑。”袁纯清对山西省领导干部发出了号召,一口气提出五个“解放”,每一个都直击山西发展要害: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

  转型跨越路线图已经清晰,目标也已明确,袁纯清提出:“十二五”时期,山西省GDP年均增长13%,GDP总量力争达到17000亿元,努力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年均投资达到一万亿元;工业增长年均超过15%;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设想宏伟,“但这是一个通过努力拼搏完全可以实现的理想。”袁纯清说。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