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6日开始,0.7288这个数字成了光伏圈内最受关注的数字。
这一天是总规模280兆瓦的国内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的价格标开标日。当13个竞标项目中光照条件最好的“青海共和30兆瓦并网项目”的竞标最低价:0.7288元被报出时,开标现场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气氛
中。
“在惊讶的同时,似乎又觉得顺理成章。”一位在现场参与竞标的国内光伏设备制造商在向记者描述他的感受时,脸上还是带着疑惑的表情。似曾相识的场景让他想到了一年之前他所经历的另一个开标现场。
那是2009年三月,国内第一轮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的开标现场。当敦煌10兆瓦并网项目的最低竞标价:
国投电力联合体的0.69元被公布出来的时候,现场一片哗然。这个被认为是“超低,甚至带有恶意竞争成分”的竞标价格在光伏行业内掀起了108天的波澜,最终遭遇废标。敦煌项目以1.09元的标价定标。
时隔一年,再次开标,最低价格却只相差3分钱。现场的竞标者们却比一年之前显得平静了许多。“毕竟在敦煌项目之后,光伏降价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了。但是这么低的价格,怎么赢利?”前述制造商表示。
这是许多制造商共同的疑惑。在一遍又一遍的盘算过成本之后,他们把合理的解释归结为:因为开出最低价的,是国有大型电力集团。在13个项目报出的最低价中,仅中电投系子公司就独占6个,而华能、国电等国有大型电力集团也各有斩获。而光伏民营企业却几乎销声匿迹。
为什么“国家队”能够一再地开出超低上网电价?
1.“国家队”华丽围标
本轮招标于6月下旬正式启动,据招标过程中公布的信息,项目包括陕西榆林靖边县,青海共和县、河南县,甘肃白银市、金昌市、武威市,内蒙古阿拉善盟、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青铜峡市,新疆哈密市、吐鲁番市、和田市6个省(区)的13个项目。
项目特许经营期25年,单个项目不再拆分竞标,但允许竞标单位竞标多个项目,竞标单位要负责项目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和拆除。单个项目规模都在20-30兆瓦,总体规模和项目个体规模都比去年的敦煌项目有极大的增加。
“国家队”在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中势在必得的姿态,在竞标的最初就表露无余。
8月10日上午,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招标在北京国宏宾馆开商业标。在两个多小时的开标过程中,共有40余家企业递交了135份标书,争夺本轮竞标的13个项目。
“国家队”开始了华丽的亮相。中广核、中节能、华能、华电、国电、中电投等电力国企不仅以母公司的名义参与投标,还发动旗下的上市公司,涉及新能源的地方分公司也参与角逐。从投标名单中可以看出,在竞标企业中,八成以上为国有大型电力集团以及其下属分公司。
其中,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所有的13个项目的竞标。而仅国电集团,就有下属的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国电电力发展有限公司、龙源电力、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北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国电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等6家分公司共同参与竞标。
连主持开标的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也表示,在某一个项目中,甚至有同属于一个发电集团的多家公司共同竞投。
而在上一轮投标中表现积极的尚德、英利等光伏民营企业,则显得十分低调,仅在一两个项目中露了面。此前风光无限的“竞标联合体”在这一轮也全面让路给了“国家队”。
根据投标规则,所有参与竞标的企业每参与一个项目的投标,必须要出具500万元保证金,并且押金要存满14个月。“照此来看,国企在这一轮竞标中是准备好了下血本了。”前述设备商表示。
这个开标结果,让此前一直对本轮竞标价格非常乐观的业界开始担忧。
而三天之后开出的价格标则正中了他们的忧虑。
在最终开出的价格标中,在13个竞标项目之中,有4个项目的最低投标价格低于0.7元,所有项目的最低竞标价均在1元以下。其中,“青海共和30兆瓦并网项目”的竞标价格成为13个项目中的最低价:0.7288元,由中电投系黄河上游水电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投出,比此前敦煌项目的最低报价0.69只高出3分钱。
据铂阳精工设备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彭立斌介绍,之所以最低价在青海共和报出,是由于该地在参与竞标的13个项目中,光照条件最好,发电小时数达到1500小时以上。而且就其规模来说,也算的本次招标项目中最大的。
除此以外,中电投系包揽了6个项目的最低报价,报价单位包括中电投新疆能源有限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而国电、华电等也纷纷有所斩获。 而所有的最低报价均由国有企业报出。
2.光伏进入低价时代?
纵观第二轮竞标的报价,除了最低价0.7288元之外,大部分的报价集中在0.9-1.1之间,只有山西榆林项目报出了本轮竞标的最高价1.4元。而相比一年前敦煌项目的最高价1.8元也已经下降0.4元。
太阳能是“贵族电”的说法仍言犹在耳,光伏产业仅用了相隔一年的两次招标就进入了低价时代么?
在六月下旬,开标之初,业内普遍认为,比较理想的上网电价在1.4元/千瓦时左右,而针对本次竞标的心里估价也都在此前敦煌项目的最终中标价格:1.09元左右。
但是,政府的心理价位则要低得多。国家能源局相关官员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在国内大规模的发展光伏发电,必须要将上网电价降低到0.7元以下。一个长远的目标是:在2015年前将光伏上网电价降到1元以下,到2020年降到0.6-0.8元。
但光伏发电的降价趋势必须要有所体现。在本轮的竞标中,理想的中标价钱应当在0.9元左右。如果最低价高于敦煌项目的1.09元,则“宁可选择流标”。
史立山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理想的竞标价格在0.8-0.9元之间。
从多晶硅的国际价格来看,光伏电价的下降也有其合理性。目前多晶硅价稳定在55美元/公斤,比2009年的最高价500美元/公斤大幅下挫,同时,硅片加工、生产工艺已有所提高。
但即使如此,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的测算,按照目前已经完成的光伏电站工程运行情况来测算,如果上网电价低于1元的话,每千瓦电站的投资应在12000元左右。
其中,组件占到整个工程造价的2/3,而在组件中,40%的成本为多晶硅。假设按照两年后多晶硅每公斤30美元以下的价格测算,一些骨干企业将组件成本降到六七元,即一美元一瓦的价格是可行的。再加上系统价格,人工费等,最终整个工程每瓦电站的造价为十二三元。如果不计利润的话,上网成本电价也应在0.8元左右。更不要提招标项目要求的6%~8%的内部收益率。
而据前述能源局官员介绍,目前普遍被认为成本相对较低的薄膜电池,由于其占地相对多晶硅电池大,并且存在光能转化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薄膜电池的成本也与多晶硅电池相差无几。
一位业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除了基本的成本之外,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的可靠性,故障维护,运营等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费用。“这些费用在目前的报价中都被理想化了,但实际上,这些问题从开工的那一天起,就会不断的冒出来。”
因此,该设备商表示,由于技术的改进和多晶硅价格的下跌,目前光伏上网电价的确较前一年有所降低,比较有代表性的价位应该是本次竞标价格的平均价。
据本报记者掌握的报价测算,本次竞标出价的平均价为1.0351元,比去年中标价格下降约5%。
3.低价的秘密
从6月正式启动,到8月的最终开标,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业界和主管政府拿着各自的心理价位互相试探底线。
在国外市场出口火爆的同时,业界希望能够拿到一个保证利润的上网电价,以期更好的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将来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做好准备。
而政府则坚持认为,要开放国内市场,首先就要光伏发电放下贵族的架子。“同时,政府需要担心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光伏市场目前毕竟还是以补贴为主,可再生能源每发出一度电,政府就要补贴4厘钱。2009年总共发电3.65万亿度,但是政府的补贴盘子有限。当然希望上网电价制定的低一些,补贴少一些。”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由于本次参与竞标的项目数量由1个增加为13个,也不再是区区10兆瓦,而是280兆瓦,业界乐观的认为,去年敦煌项目中超低价竞标的情况今年不会再出现。因为“虽然僧多,肉也不少”,可以竞争的余地比较大。
但是当谜底揭晓的一刻,与一年前那么相似。不仅业界惊讶,连主持开标的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梁志鹏也表示,如此的低价是他也没有预料到的。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由于本次竞标的项目在两年后才会开工,按照目前的态势,两年的缓冲期内,光伏市场上网电价有望进一步下降,而这也是大部分低价竞标者非常看重的一个原因。
除了对市场乐观的预期之外,前述业内人士表示,此番国企蜂拥而上低价围标,最基本的考虑还是战略上的布局,宁愿赔本,也要在光伏产业抢占一席之地。“在业内没有名声,业绩和经验的时候,用低价进入是最简单的办法。”
低价中标,赚了钱是自己的,亏了就要倒贴。民企不大愿意去做这样的亏本生意。但是,很多央企另有支柱产业,这边亏了那边还能赚回来。而且,一个电站两三亿元的投入,对于央企来说,并不算什么。 这一目的从一个侧面也有所体现。
在多家国企“奋不顾身”报出低价的同时,敦煌项目中曾经低价中标的中广核等企业开出的价格却合理得多。在开出最低价的青海共和项目中,中广核的报价为0.86元,远高于最低价。
曾经参与最终中标的“中广核联合体”的enfinity公司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张帧向本报记者表示,在今年的投标中,他们仍与中广核、中节能、国电科环按照与去年相同的方式组建了联合体,但是他们的报价多在0.8-0.9元区间内,并没有成为某一个项目的最低价。
对此,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已经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国企自然就不会选择再次“赔钱赚吆喝”,而这也更可以理解还没有占据席位的国企的迫切之情。
虽然报价降低了,但并不意味着国企能够拿到的组件价格会低于市场价。
据前述业内人士介绍,由于一些项目的中标价格过低,此前曾经出现了运行商在低价中标之后试图压低供应商价格的案例。因此,在此次敦煌项目的招标方案中明确提出,设备商与电力投资商应当前述供货协议,谈定大致的供货价格区间,中标之后按此价格供货,不得更改。
据前述设备商介绍,就他们目前跟一些中标的国有企业签订的供货价格来看,虽然只是“保本价,没什么利,但也没有亏”。
但是,随着中标同时而来的,还有一笔更大的资产,那就是土地。一般来说,一个20兆瓦的电站需要土地1000亩~1500亩左右。虽然正常情况下,电站运转时长为20年到25年,但如果某公司是项目建设方,未来它和政府商议继续使用这些土地,也会有较大优势。从长期投入来看,这并不一定是比亏本买卖。
根据招标细则,为了避免敦煌项目出现的报价过低的情况出现,在本次招标的评审过程中,特别赋予了评审专家组新的权力。即专家组将按照项目的利润比例,对招标结果加以限制,明显价格低于成本的报价将无法通过最终的评审。最终中标的,将是“合理的最低价”。
但是,报价过低的历史还是在第二轮的招标中重演。
众多国企不惜重蹈敦煌项目废标的覆辙,依旧勇于开出低价的原因,也许从一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本报记者从多位相关人士处获悉,在敦煌项目最终废标0.69元,定标1.09元之后,遭到废标的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的联合体获得了位于敦煌项目地块旁,同等为1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其上网电价同为1.09元。
国投电力联合体的“因祸得福”无疑给国企前赴后继的开出超低价注入了许多动力。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国内光伏产业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很多国企寄希望于在其后的两年缓冲期内,由于政策的变动等原因获得新的,更多的补贴,因此在报价的时候,也就“有恃无恐”。
4.没有规则的游戏?
至8月20日,最低价开出已经4天,但原本有望于本周揭晓的最终中标价仍迟迟未能露面。
据接近专家评审组的人士透露,由于开出的最低价出乎意料,专家评审组展开了大量的讨论。结果将于近期出台,“也许会比上一次的108天的讨论期要短。”
但是,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则认为,由于本次的报价价格大都十分接近,差价并不大,因此所谓“合理的最低价”与最低价的差价也不会太大,不能排除最低价直接中标的可能。
而业界则普遍对此表示了忧虑。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低于成本的价格中标,则可能造成国内光伏市场有价无市的结果。由于目前国际市场十分火爆,大多数设备上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2011年上半年,如果国内市场定价过低,则会出现有价格,但是没有货,没有市场的结果。
同时,过低的价格也会导致供应商供应产品的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电站的运营。
即使是目前红火的国际市场,也可能会因为国内竞标的低价而受到影响,开始对国内设备厂商压价。
但是,过快的价格下降则会造成国内光伏市场刚刚开启的大门即面临再次关闭的危险。而曾经在风电行业出现的,国有企业跑马圈地的景况也开始在光伏产业出现。
姜谦则认为,光伏招标会成为一场“没有规则的游戏”其根源还是在于光伏市场发展的软环境尚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而前述能源局官员在8月20日接受本报采访时仍表示:“通过此次招标,主管部门将再次摸清光伏市场真实的价格底线和生产状况,从而为下一步正式出台光伏上网电价打下基础。在此之前,仍将采取特许权招标的形式制定上网电价。”
虽然史立山在开标之时就曾打趣:“这次是公开招标,大家先不要忙着跑关系。”但是包括前述制造商在内的很多参与竞标者都无法平静的等待。 “在最终定论没有出来之前,国企、民企和政府的博弈,还在暗暗地进行。”
(责任编辑: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