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陈炎顺即将迎来9月3日6代线第一片面板的下线,这给近日陷入舆论旋涡的京东方带来了一点喜悦。
从2003年至今,京东方在TFT-LCD(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显示器)先后投入了500亿元人民币。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在亏损
经营,已经建成投产的5代线和4.5代线月产能分别在9万片(玻璃基板)和3万片,而这两条生产线的利润并不足以支撑高额的投入。于是,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之下,京东方不得不继续对高世代线进行投入。“这个产业资金密集和强烈的周期特点,让我们在这7年饱尝了酸甜苦辣。”陈炎顺对记者说。据他透露,京东方最早建成的5代线将在2012年左右完成折旧,随着6代线和8.5代线的相继投产,京东方巨大的资金压力有望得以缓解。
“第六极”的梦想
在中国的民用工业史上,京东方500亿元的投资总额是绝无仅有的。7年时间里,京东方构造了5代线、4.5代线、6代线和8.5代线四条生产线和行业内唯一一个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其中,5代线投入接近100亿元人民币,4.5代线投入31亿人民币,6代线投入90亿元人民币,8.5代线总投资280亿元人民币。
目前京东方的主要收入来自于5代线。陈炎顺告诉记者,即将投产的6代线将分两个阶段实现9万片的月产能,2010年9月为3万片左右,到2011年4月,增加6万片。“我们在项目开发的时候,就同时在进行客户洽谈的工作,包括所需要的技术人员,都已经在5代线上培训完成。”陈炎顺说。
京东方的6代线主要生产18.5英寸~37英寸显示器、电视用液晶显示屏。在6代线投产之前,为保存客户,相应的客户需求由5代线代为强行完成,这也造成了京东方目前较高的玻璃基板浪费率,“有不经济的切割,玻璃基板的使用率5代线上只有60%左右,6代线投产以后,可以提高到80%。”
8.5代线预计将在2011年3季度投产,主要产品是26英寸~55英寸电视用液晶显示屏。京东方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后,只有中国液晶面板的需求在增长,而且需求主要集中在高世代面板上,目前面板产业还处于发展期,预计在2016年前后达到成熟。而届时大陆市场液晶电视需求量为8000万台左右,需要约6条8.5代生产线。
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中,韩国的三星、LG,日本的夏普和中国台湾的奇美、友达,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京东方的市场份额只有3%左右。6代线和8.5代线投产之后,京东方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有望提升至8%,成为TFT-LCD产业中的“第六极”。
巨人的阴影
不过,这个乐观的预估显然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作为一名行业的追赶者,京东方头顶始终笼罩着巨人的阴影。
韩系、日系和台系的液晶面板大佬经常发动价格战,很难保证京东方的高世代线项目投产之后,竞争对手不会用低价打压。曾经在京东方启动5代线项目前,按照当时市场价格测算,京东方5代线投产后将形成每年120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和11亿元利润,足以维系企业的高负债发展模式。
然而,由于价格战的拖累,京东方在5代线投产的2005年,就出现了12亿元巨亏,2006年亏损额更创下17.7亿元的纪录。对此,陈炎顺别无他法,只有从企业自身找出路,“我们有5%的关税优势,另外在国内采取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把供应链的成本降到最低,再加上中国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属于京东方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其实,相比起市场需求,京东方更多地是承担了国家在TFT-LCD产业的战略布局意图。在2003年之前,我国在这个行业全部依赖进口,包括芯片在内,处于“缺屏少芯”的尴尬境地。因此,京东方的主体资金结构由政府投资、银行借贷和证券市场融资三部分组成,这也是京东方面临亏损的情况之下,得以继续投资扩张高世代线的重要原因。
以8.5代线为例,总投资280.3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172.17亿元,项目总投资与项目资本金的差额,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在项目资本金中,北京市政府相关投资平台直接出资87.17亿元,京东方将通过定向增发出资85亿元。目前,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直接出资已全部到位,同时承诺出资15亿元参与京东方本次定向增发。
当然面板产业自身的特点也决定着,这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上下游高度聚合的产业,在艰苦的追赶、布局期完成之后,京东方未必不能在全球市场争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