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胡艺:石排模式证明免费教育不差钱差观念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08月26日06:41

  胡艺

  8月25日起,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人将享受25年的免费教育:凡本地户籍者,从幼儿园读到博士,都将得到当地政府的补助,最高每年每人可补助1万元。该镇负责人称,此举将大大减轻广大家庭的教育负担,也是对村民分红机制的一种转换。

  (《新京报》8月25日)

  石排模式其实并不是开先河者。此前陕西神木的免费医疗和吴起的免费教育,都显示出在医疗与教育方面的免费正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据石排镇提供的数据称,全面实施免费教育后,该镇每年增加财政支出约1500万元,但这却能把当地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使石排人享受到免费教育的实惠。

  石排镇的免费教育模式未必是最佳模式,但这种还利于民,重视教育发展的思路值得期待。其导向意义不可小视。这一模式虽然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但政府以免费教育赢得民众的支持与信任,实际上是树立政府公信形象,实现政府与百姓利益双赢局面的良好契机。由此看来,免费教育支出实际上是一笔“公益成本”。

  在重视教育发展的问题上,石排镇已经做出了表率。顺应民意呼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偿还教育投入欠账十分必要。石排镇并非东莞最富裕的乡镇,从石排镇推广免费教育的经验来看,教育投入不足最可怕的不是差钱,而是差观念。或许好多地方不具备石排镇那样的经济实力,但是从财政收入中划出稍大一点的教育“蛋糕”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有的地方宁愿把钱花在形象工程、“三公消费”上面,也不愿拿出更多的钱投入教育事业。

  不仅教育事业如此,其他公益事业也是这个道理。比如神木县推行免费医疗模式,经济并不发达的宁夏首创高龄老人津贴,广西防城港率先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海南贫困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实行免费学前教育等,都体现出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情怀,值得思考。

  当然,处于沿海地区的石排镇经济基础较好,其他地方即使有体恤民众之心,也未必有实行免费教育模式之财力。大城市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推行“免费教育”成本很高,完全复制石排模式可能并不现实。但是,石排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化解百姓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还原教育公益本质的思路,值得所有地区借鉴。而且石排镇的免费教育模式具有民生导向意义。其他地方即使不具备推行免费教育的 “大手笔”,至少可以压缩“三公”消费,少盖豪华楼堂馆所,探索廉价教育模式。

  当然在具体操作上,用什么方式发展教育事业,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其他地方不一定要照搬石排镇从幼儿园到博士的全方位免费教育模式,而可以因地制宜作出更细致的制度安排。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大医疗、交通等公共事业投入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地方政府的责任担当与民本情怀。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