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公安部协调京藏高速拥堵 能源干线迎运煤高峰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9月06日06:24
  公安部协调京藏高速拥堵“能源干线”将迎运煤高峰

  拥堵多日的京藏高速公路上周六终于出现转机,新华社的消息称,除内蒙古与河北交界地段大约有8公里的车辆滞留外,其他路段“大拥堵”现象已经明显缓解。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4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交管局已协调北京、河北、内蒙古三地成立了京藏高速公路疏堵保畅指挥部,努力促进拥堵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随着冬季取暖季节的临近,电媒和取暖用煤需求将剧增,京藏高速面临着更严峻考验。

  运输瓶颈

  从表面上看,此次“史上规模最大的拥堵”起因于与京藏高速平行的110国道维修,以及京藏高速沿途各地方,出于减缓交通压力而采取诸如限流设卡、以罚代管等管理办法。但京藏高速公路上一辆辆动辄10吨起的煤炭运输大货车,多少揭示了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的又一个瓶颈——能源 运输瓶颈。

  从此次大拥堵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河北来看,中国的能源运输体系显然还没有为新晋的煤炭生产“一哥”内蒙古做好准备。

  在国内多年的煤炭生产第一大省山西因进行煤改而产能大减之时,内蒙古却通过大量投资扩大煤炭产能。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内蒙古煤炭产能超过6亿吨,第一次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省区。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内蒙古调出煤炭3.3亿吨,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调出省区。

  但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仅能满足约35%的装车需求,大量煤炭运输只能通过公路。大量的运煤车辆涌向内蒙古,成为当地无法承受之重。

  内蒙古交警总队统计,京藏高速公路呼和浩特市至内蒙古、河北地段最大设计通行能力为每天2.08万辆,而当前的实际流量已达到每天7.1万辆,超出2.4倍。

  “车多路少”,大量货车带来了拥堵。公安部上周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数据称,今年以来,内蒙古的大型重载车辆比去年增加了67.8%,而作为连接东部沿海地区与内蒙古的必经之地,河北的大型重载车辆也比去年增加了55.4%。

  长远之计

  而对于这条脆弱的“能源干线”而言,最大的挑战或许还未到来,随着冬季取暖季节的临近,中国北方需要大量的燃煤作为供热原料,陡增的能源需求将对京藏高速带来怎样的交通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情况,公安部在上周末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协调北京、河北、内蒙古三省(区、市)交通管理部门,成立了京藏高速公路疏堵保畅指挥部,以加强省际联动。

  公安部同时表示,作为产煤重地的内蒙古,未来其煤炭的产出和运输还将有增无减,要想彻底解决此路段的拥堵问题,应建立一条独立的煤炭运输路线。

  事实上,在去年年初国务院通过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曾明确提出,要“加快煤炭物流通道建设,以山西、内蒙古、陕西煤炭外运为重点,形成若干个煤电路港一体化工程,完善煤炭物流系统”。

  该规划还设计了未来中国的十大物流通道,“煤炭物流通道”正是其中之一。

  8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三条能源通道同时开工,分别为内蒙古集通铁路公司集宁至通辽铁路增建二线扩能改造工程、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增建二线扩能改造工程、新建正蓝旗至张家口铁路工程。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09年底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预计,随着铁路复线建设、电气化改造和客运专线的运行,2012年以前,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省区铁路煤炭 运输瓶颈将继续存在。

  而在能源专家看来,京藏能源干线的疏堵之策,还在于内蒙古和山西这些产煤重地,将能源深加工等产业转到当地,把一次能源的煤炭转化为轻便易运输的电力或其他化工产品再运出,这将是 长远之计。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曹凡)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