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中国乳业10年乱象丛生

来源:中国网
2010年09月14日15:19

  从乳品行业的“有抗奶”、“还原奶”、“毒奶粉”、碘超标事件,到“回产奶”事件、维他奶使用变质原料,再到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尤其是连同三鹿在内的十余家国内知名乳业知名品牌也涉入其中。一时间,中国乳业出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但就在不断出现的奶业安全

事件被曝之后,一个可怕的现象出现了:无论社会各界如何批评,奶业企业却集体失语。中国奶协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中国奶业这几年的确出了很多问题,给广大消费造成了伤害,打击了他们消费信心,但这不等于说,中国奶业就没有希望。如何应对和扭转奶业乱象和岌岌可危的中国乳业局面,让中国乳业再建辉煌?多数受访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 提振行业信心:中国乳企当自律

  翻看着30年来中国乳业发展史记录,尤其是近10年来的奶业历史,面对记者采访,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原乳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眉宇间显露出几分激动和几分无奈。

  “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乱象出乎我们所有老乳业专家的意料,更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原本信誉最好的行业之一的乳制品行业会出现全行业的信任危机。”知道记者来意,曾寿瀛老人开门见山,“不过,乱象就出在最近这10年。”

  ■10年乱象中国乳业

  曾寿瀛说,我们大家一定还记得,从2001年开始,乳品行业就接二连三出现了“有抗奶”、“还原奶”、“毒奶粉”等各类丑闻。“当时由于乳制品行业这样的丑闻不是很多,过去更是少见,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大家对中国乳业的信心还是很高的。”

  不过,尽管当年的乳业问题的负面影响很快就减弱,但是其留给人们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买国外品牌的奶品了。”家住北京市丰台区洋桥一位家庭条件较好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尤其是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更把对乳制品的购买目光转移到欧洲品牌上,“毕竟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要比青年人弱些。”

  “如果说2001年的中国乳制品出现的问题,让一些消费者把目光转向国外品牌,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起码大家对乳制品消费还是有信心的。”曾寿瀛说,而2005年发生的几件奶业安全事件,让广大消费者对一些“触雷”的乳业品牌,乃至中外几乎所有有名气的乳企和乳制品的信任度向谷底下滑。

  据了解,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抽检报告提及标称(黑龙江)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元素“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10天后的2005年6月6日,一篇标题为《记者暗访变质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黑幕》的文章再次令社会哗然。

  又是10天后的6月16日,“不仅上海维他奶的大豆水分超标,整个集团买的黄豆水分都是超标的。”一段维他集团高层的录音,将维他的造奶黑幕公之于众:故意使用水分超标大豆,并涉及霉菌超标116倍的霉变豆粉。

  继光明之后,河北著名牛奶品牌三鹿也陷入“早产奶”的丑闻。7月5日下午,天津河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三鹿酸牛奶”批发点内查获了近900箱涉嫌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

  “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光明‘回产奶’事件、维他奶使用变质原料事件等不断被媒体曝光,中国消费者本已对乳制品消费的脆弱的神经再次被拨动,一时间,消费者对一些“触雷”的乳业品牌的信任度向谷底下滑。”曾寿瀛说,好在当时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反应,快速出击,对问题奶以及奶企进行全面整顿,让势态没有进一步扩大。而且,此后的2006年、2007年中国奶业开始回暖,企业形象和消费者信心也开始同时回升。

  “不过,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乳业的信任度和信用度一落千丈,尤其是十几家国内著名的全国性名牌乳企也涉其中。不仅让中国乳业从此走入信任的谷底,也让刚刚恢复消费信心的消费者遭受重创。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奶制品的替代品——豆浆。”曾寿瀛反问记者,“还有什么比放弃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念还严重的事吗?不是到了实在难以容忍的地步,谁会轻易放弃一种生活方式和营养呢?”

  采访中,记者在北京、山东济南、黑龙江哈尔滨等多个超市了解到,除了部分消费者购买当地品牌牛奶外,很多人已经开始把消费目光瞄向豆浆。北京一家大型商场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三鹿事件”之后,该商场的牛奶制品销量减少了6成,而与之相反,豆浆类产品销量直线上升。该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该商场豆浆机销售连续两年出现热销,“有一段时间还出现脱销。”

  尽管如此,当“三鹿事件”阴影还没有任何消退迹象之际,2010年2月,媒体再曝“三聚氰胺”在上海、陕西两地再现江湖。谈乳色变阴影又一次次笼罩着消费者。

  “不知道是为什么,问题要出现就集中出现。”中国奶业协会一位专家电话中告诉记者,就在我们对上海、陕西出现的“三聚氰胺”问题进行多次探讨的时候,又出现了圣元“早熟门”和雅士利问题,尽管卫生部门出面辟谣,但这种阴影始终笼罩着消费者。

  ■新国标让消费者对乳业信心到“冰点”

  “不仅如此,今年有关部门制定的乳业新国标将消费者对中国乳制品的信心降到‘冰点’。”上海奶协副秘书长顾佳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乳业专家,和曾寿瀛一样,顾佳升一直在发问:乳业新国标是进步,还是倒退,是个问题;是保护消费者,还是保护奶农,是个问题;是受制于现实,还是鼓励先进,也是个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他参加了6月上旬召开的首届中国奶业大会,但让他寒心的是,原本应该在大会上讨论的问题未能寻到答案。

  有媒体这样报道:在行业反弹雀跃中举行的这次盛大集会,洋溢着对产业一体化的期许,几乎屏蔽了三鹿事件后的安全阴影。顾佳升再一次嗅出了曾经的集体沉默的味道。这些质问,本是抛给6月1日正式施行的乳业“新国标”的,此前数月,作为业内专家,他反复被新国标究竟是历史倒退还是进步的争论声浪所淹没,在化名博客里,他直言不讳,“对三聚氰胺事件的反思正走向歧途”。

  两个月前,在另一处奶业的集会上,压抑在业内的腹诽之声,最终却是因为一位好事者的意外提问,才在会议结束前刻,公然引爆。那场不免激愤的评论中,不止一家乳企,不止一家行业协会,也不止一位专家,炮打了乳业新国标,“离奇”、“意外”等说法频频出口。中国乳业阵营林立,互相攻讦的事情并不新鲜,但放诸一项集11部委、机构之力,耗时近两年,并被寄予开启食品安全新纪元期待的新国标之身,还是令人惊诧。

  曾寿瀛认为,问题出在了乳业新国标的分支“生乳安全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等细分指标的设定上。曾寿瀛说,三鹿事件中,元凶三聚氰胺正是在生乳环节添加,而添加的最直接动机就是增加蛋白含量,可见这些指标的生死攸关。一直以来,对于生乳(又称鲜乳,生鲜乳),中国奶业从不乏标准,引用最频的当是1986年农业部颁发的收购标准,以及2003年卫生部的鲜乳卫生标准。三鹿事件后,奶业标准混乱之弊屡被提及,并一度成为反思所向。2009年初,清理原有乳业标准,再造新国标,即已启动,卫生部受托领衔。然而,对照两份旧有的生乳标准,在蛋白含量上却难得一致,均系2.95%(即100克生乳含2.95克乳蛋白),菌落总数(通俗理解就是细菌含量)亦呈从严之势,从原有的最低容许每毫升400万提升至50万。

  三鹿破产后,国务院紧急出台《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在反思中尤为提及“对生鲜乳及乳制品(以下统称乳品)质量监管存在严重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上溯一年,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更是明确要求“把提高原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前有国家指导思想,后经三鹿事件血般教训,太多人坚信,新国标必将更趋严格生乳细分指标,以构筑乳业的第一道安全之门。

  然而,2010年4月,等到千呼万唤的新国标正式颁布,让这位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感到震惊,“这简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若单纯从数值上看,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了,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更是严至中国的数十倍。

  “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标准放低至此?二十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历史经验,为什么骤然被推翻?”曾感慨。

  此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度呼声颇高的体细胞标准,也未出现在终稿中。体细胞,是反映奶牛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上早已通行,“不设此标准,新国标开宗明义的生乳应来自‘健康乳畜’的定义几乎是一纸空文。”曾寿瀛说,有关部门在回答菌落数问题时居然说,“虽然菌落数较高说明奶牛生活环境可能不卫生,但不卫生不一定就会致病啊?”

  曾寿瀛告诉记者,2009年6月第一次参加专家组会议,关于蛋白含量和菌落数的争议,就出现两大阵营,坚持低标准的基本上都是国内跨省区的全国性知名品牌。

  “而根据国家质检部门曾经的调查,这些大品牌几乎都曾涉及‘三聚氰胺’事件。他们为什么会涉及‘三聚氰胺’?因为销量大,而自己奶源又远远不够,他们只好到处收购原奶,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数。”曾寿瀛说,有些专家认为,新国标的制定可能被大企业“绑架”了,他们打着为奶农利益的幌子。

  曾寿瀛回忆说,就在去年7月,在重庆的一场奶业集会上,部分与会代表公开叫板“对于乳蛋白质含量,不能降低标准迁就落后的生产者和生产方式。”为此,曾寿瀛还专门写信给卫生部领导,直陈“蛋白质菌落总数的指标,无论加加减减,都要有客观依据。”

  曾寿瀛在信中回忆,自己早年主持乳业标准制定,之前都要在全国东南西北选中5个城市的卫生单位及企业,每年根据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采样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最后提出项目指标。而这一次,因为重在梳理和归并整合,且领衔单位卫生部不分管奶源,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遂造成了各种意见,各怀动机,各自为政。多少因为领导批示此信的作用,8月的专家会上局势出现了变化。尤其是8月19日,“专家送审稿,几乎是专家一条条地过堂,再也听不到2.8%的呼声了。”他说。

  “但没想到结果却相反。”先是两个月后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被折中为2.95%,附加每年5-9月为2.8%,至正式发布稿,则只余2.8%了。

  “也许正是这个争议让中国消费者对于牛奶心有余悸。现在对奶业的信任程度达到‘冰点。’”中国奶业协会上述负责人说。

  根据北京一家权威市场调查机构联合国内几家知名网站对近35000余名消费者进行随即调查,发现对目前中国市场上乳制品有信心的占7.2%,不信任或不敢买乳制品的占到68%,改买乳制品为购买豆浆饮品的占到24%。“这样的情况实在可怕,就是在2008年三鹿事件发生之后也没有这样的情况,的确到了冰点。”一家国内知名乳品企业驻京办负责人说。

  ■乳业新动向:区域性品牌让消费者最满意

  不过,尽管国人对国内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到了历史最低点,但在上述对消费者的调查中,也出现了另外一个新动向,那就是有34%的消费者相信区域性的地方乳制品品牌。

  在山东济南、淄博和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的多家超市,相对于那些跨省的全国性品牌乳制品的滞销,地方性的乳制品品牌却受到广大消费者热捧。

  “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生产的,从奶牛喂养,到挤奶、加工,我们都一直能知道,所以我们更放心地方品牌的产品,至少信息是透明的。”淄博市一位消费者说。

  无独有偶,就在记者对上述地区采访时,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发布了2010年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本次液态奶调查选取了27个品牌,其中包括地方性和全国性品牌,有些品牌甚至鲜为人知。据该协会负责人介绍,为了真实反映中国奶业信任度情况,该协会连续两年在被测评企业不知情的背景下(之前不与企业沟通,不予告知),调查区域包括北京、上海等22个一级、二级大中城市,覆盖国内东西南北各地的城郊消费者。

  “每年开展的测评活动,一般依据都是消费者关注度大的目标产品,由于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所以是中国质量协会发起这个市场测评的初衷。”谈到为何选取液态奶作为测评目标物时,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工作部部长樊天顺表示,“从测评结果看,中国乳制品行业有个新的特点:就是地区性产品不一定就不是中国第一品牌,而全国性品牌不一定是消费者最满意的产品。”樊天顺说,从我们连续两年对中国液态奶的抽查测评看,往往区域性的奶产品消费者满意度都排在全国性大品牌的前面。

  ■提振信心呼唤行业自律

  “从‘三鹿事件’到最近的圣元、雅士利事件,有一个可怕的现象,无论社会各界如何批评,奶业企业却集体失语。”中国奶业协会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中国奶业这几年的确出了很多事情,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伤害,打击了他们的消费信心,但这不等于说,中国的奶业没有希望。“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地方性品牌在各地还是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的。而且一些大品牌也应该在中国乳业最困难时期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全国消费者一起共同面对。”

  “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国家发改委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乳品安全是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纽带,忽视安全甚至以劣充好,不仅是在拿消费者的生命开玩笑,也是在拿企业生命当儿戏。乳品行业作为食品行业的一员,关系的不仅是这个行业本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时的危机公关虽能解决局部问题,但不能解决全局问题。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如果它不把消费者的利益给考虑进去,那么它就将是一个失败的企业,也势必会导致一种信任危机。

  于小冬指出,对于企业而言,应以实际行动来实现行业自律,并走向理性、良性的发展轨迹,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技术更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上,不断开发出新产品,了解市场,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及变化,生产、销售适销对路的产品,培养自己的品牌美誉度,才能真正占有市场。这是一个各显神通的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路径的选择权在企业自身;但若在发展中丢掉了最基本的品质管理和企业诚信,要让这样的企业付出什么代价,其决定权就在消费者手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诚信能做响品牌,失信更能让品牌在一天之内疆土尽失。这是市场的无情,更是市场的魅力所在。(作者:高杨;王迪/人民政协报)

  中国质量协会 2010 年乳品满意度测评表

  液态奶品牌 消费者满意度

  得益 77.81

  辉山 77.29

  长富 76.69

  天友 75.56

  佳宝 75.36

  完达山 75.30

  海河 75.23

  燕塘 74.65

  三元 74.18

  龙丹 74.05

  南山 74.02

  白帝 73.78

  圣元 73.77

  宁波 73.30

  光明 72.31

  扬子江 71.71

  伊利 71.66

  风行 71.05

  蒙牛 70.76

  新希望 70.71

  晨光 70.50

  雪兰 70.38

  花花牛 70.07

  达能 69.91

  银桥 69.60

  卫岗 69.05

  菊乐 62.35

  中国质量协会 2009 年乳品满意度测评表

  液态奶品牌 消费者满意度

  得 益 84.8

  圣 元 84.0

  辉 山 81.2

  宁 波 80.9

  三 元 80.8

  长 富 79.4

  海 河 79.2

  龙 丹 78.5

  完达山 78.2

  卫 岗 78.0

  光 明 77.7

  南 山 77.3

  佳 宝 76.9

  扬子江 76.6

  雪 兰 76.0

  晨 光 75.9

  花花牛 75.7

  天 友 75.5

  蒙 牛 75.3

  白 帝 74.6

  伊 利 74.4

  燕 塘 73.9

  风 行 72.9

  达 能 72.6

  银 桥 71.4

  艾 森 71.2

  新希望 71.0

  菊 乐 68.5(转自: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曹凡)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