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养老门槛越来越高 “月光退休族”出路何在?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9月25日14:08
  颐养天年是中国人自古有之的梦想,也是盛世之下老年人的自得状态。但21世纪的中国老人似乎不再以此为梦想。

  调查显示:中国有45.7%的60~69岁的老人愿意继续工作,就连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也有8.1%的人想继续工作。而不少学者也因势提出,中国应实施延迟退休,以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老而不休,发挥余热,当然有好处。而欧美等西方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比中国高得多,银发工作族更是大有人在。如美国最近就报道了一批“只知工作,不知退休的老人”:医学教授99岁仍坚守在大学研究岗位,101岁老太依然在公职机构工作。

  如果出于本人“人老心不老”的干劲,主动放弃颐养天年显然并无不妥,是人之自由。不过,中国老人渴盼再就业,眼下却难有他国同龄人的潇洒。

  当下中国,要过上富足的退休生活,有学者说,500万元人民币是必备条件;更有学者称,1000万元也未必够用。此言不无夸张,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中国养老金在逐步提高,幅度不断加大,但养老的门槛越来越高。

  按中国媒体调查,90%以上的“80后”受访者称无力赡养父母。而他们即将或已经迈入“退休族”行列的父母,面临的却是:物价飞涨,而退休金微薄,如果不开源节流,随时入不敷出——“月光退休族”这样一个新词,对应他们的窘境是何其贴切!

  本该老有所养却无所养,出于强烈的不安全感而不得不为,这与理想社会语境下的“老有所为”相比,是不同枝桠上结的两种果实,有天壤之别。不是他们不梦想颐养天年,实在是这个梦想如今对他们太奢侈,只能被迫放弃。

  “月光退休族”要改善自身处境,延迟退休,继续工作来赚取补贴家用的收入,看似不错,但此举必然会挤压其他年龄人群的就业空间,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故而,尽管推行延迟退休能为中国整体解决养老问题争取一定时间和金钱,官方始终未予采纳。

  要从根本上为“月光退休族”排忧解难,中国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加紧改善现有养老保障体系,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中不是充满冷清的“月光”,而是充满温暖的“阳光”,比如饿有所食、累有所休、病有所医、玩有所乐,等等。

  只有如此,老人们才能真正拥有自我实现的自由选择权利。而这样的社会,方为人们向往的美好社会。 (来源:青年参考)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