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应以财政发债替代央行回收流动性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9月25日21:21
  最近,马来西亚央行购入人民币债券作为外汇储备的消息,既说明了马来西亚央行的战略眼光,也说明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当然,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离不开兑换自由化和汇率市场化,并且这两个过程不可能分开,对彼此的牵制决定了他们只能同时进行。同时,只有放松汇率干预,兑换自由化的彻底改革也才能开始,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进程才有机会启动。但汇率和兑换改革作为中国政府面临的基础性任务,不仅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它对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和维护稳定增长也意义重大。

  由于持续由央行出手,通过发行人民币(包括央票)来对冲买入美元、执行对汇价的控制目标,货币超发和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持续良久,中国央行也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可言。从宏观政策目标看,人民币要实现有控制的逐步兑换和汇率自由化,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外汇占款被动发钞,回收过剩流动性,那么在彻底放松干预和管制的过渡阶段,央行应该退出干预过程,改由财政部向金融机构和民间发债融资、投资汇市进行干预。这样,可以回收闲置投资资金和过剩流动性,并且适度干预汇率、分步走向市场化,同时防止央行干预带来的货币持续超发。

  改由财政部发债后替代央行控制汇市,财政部还要考虑到支付人民币国债债息的汇市收益。那么,在对美元的投资上,财政部就需要考虑外汇市场供需的影响,不能没有约束地给予美元过高价格,它要在目标汇价范围内和投资收益(债券偿付能力)之间,做出适当平衡,而不是像央行这一货币发行单位,在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约束情况下,持续以增发人民币(包括央票)的方式,来获得任意要求的汇价。

  此外,通过紧缩货币和加息来应对国内通胀问题,从理论上讲已有充分合理性,但政府忧虑这会威胁经济增长。虽然相对于经济增长率而言,3%-4%的通胀率,似乎不应该是问题,和西方国家的增长率和通胀率之间的微小距离相比,中国的通胀承受力低,只能说明增长利益的分配存在严重缺陷和结构性偏差。 分配的结构性改革毫无疑问不可拖延, 而超发的货币带来的投资泡沫会继续加剧分配矛盾,货币收缩也不可回避。若考虑到对经济增长的担心,那么在现选择轻度加息的基础上,以大规模发行国债来收回资金,并以国债代替央行进入银行间汇市,将能在服务于有控制的汇率市场化目标同时,防止通胀和投资泡沫,并且不伤害经济增长。

  财政部发债购买美元、对冲外汇,其实是一个变向的藏汇于民的手段。它可以防止流动性过度扩张,但整体上仍是短期政策。因为汇率自由化和兑换自由化,才是长期政策目标。 财政部发债来干预汇市,是为了让这个过程不要在短期内太剧烈。这样,在稳定国内人民币购买力、防止通胀同时,也能对人民币投资于美元储备的利益和损失,得出真实的、有价值的计算结果。比如财政部发债后,投资国内汇市、收购进入中国的美元,到本息兑付时,财政部投资的损失或者盈利都有可能。

  越是过度长久压抑的市场需求,一旦放松,便会剧烈反弹。日本的日元汇率和兑换自由化改革,如果不是迟到了10年之久,也不会有随后的短期剧烈升值。但是这一事件和之后的日本陷入泡沫经济并没有因果逻辑关系,只有时间先后关系。日元自由化并升值后,日本政府处于对经济的过度担心,以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过低的利率来干预经济,但当经济已明显回暖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持续了太久,才导致了巨大的商业地产投资泡沫。而央行换届后的政策收缩,又由于对严重泡沫的担心,短时间内过于严厉,才有了后面的泡沫破裂并衰退。

  从国际环境看,近5年内甚至近3年内,为人民币汇率和兑换自由化提供了时机。因为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仍然不稳定,在人民币自由化改革后,可以防止资金短时间内大规模流出流进。以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增长水平,人民币自由化后,投资类资本的大规模流出和外逃,在国际经济不景气时将会是有限并且可控的。 另外,对于那些处于“洗白”目的资本出逃,现在中国可以说和1990年代完全不同。因为当时的民间资本积累,和大量的国有资产与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黑金很有关系,所以流出量和需求巨大。目前,中国资本存量主要是私人资本,而余下的有限的国有资本与垄断产业部分,已不可能再进行暗箱私有化,不存在资本出逃的洗钱要求。资本要投资盈利,最终仍然要回到有可靠经济增长的地方,那么,即便压抑的流动需求得到短期释放,导致资本流动放大,但这仍然可以预期、可以控制,而且流出之后,也会回流。
(责任编辑:曹凡)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