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机构称决策者首选仍是经济增速 加息可能小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2010年09月27日08:28

  可以预计,决策者的首选仍是保持经济增速,但中期来看,货币政策正常化当越早越好

  “加息?不会。”股票投资者“收银员”对同伴作出在线分析:政府要保增长;就算加一点也没什么,钱放在银行吃那点利息谁心甘。

  刚买了一只股票,几天就涨了,他也并未满足,

“比起借钱炒房还差得多”。

  不过,加息阴影之下,股市还是颇显谨慎。中秋节前,上证指数连续六个交易日收阴,成交量严重萎缩,市场观望情绪加重。

  市场的担忧源自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超预期上涨。当月CPI同比上涨3.5%,达到22个月以来的最高峰。虽然国家发改委随即在官方网站发出分析文章,称“实现全年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市场忧虑未除。此前,国家统计局月度统计数据发布日期的变更,也被解读为给加息决策出台留出时间。

  今年以来,央行在利率政策上一直静观不动,但国内通胀水平正逐步走高。以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CPI之差衡量,二者之间的落差现已有125个基点。简单观察便得出的“负利率”结论,引来学者对此继年初之后的第二次议论。

  多数分析人士揣摩高官言行并对照过往经历,认定依目前情状今年不可能加息。而有学者建议不对称加息,即保持贷款利率不变,小幅上调存款利率,借此缩小负利率水平。另有人提出,可重新启用储蓄保值贴补,或者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适度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是否动用利率工具,各方似乎都有充分的理由。

  负利率之忧

  官方的表态显示目前的通胀仍属温和。

  9月15日,国家发改委在分析文章中称,国内粮食价格趋于稳定,秋粮有望丰收,粮食供应无忧;生猪和猪肉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食品等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将被抑制,翘尾因素减弱,根据这些因素,“国内价格总水平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

  市场的疑虑并未完全打消,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能否被控制住。海通证券就在分析报告中指出,猪肉价格在今年七八月间的上升只是上涨的开始。由于饲养和深加工对玉米需求的年年增加,以及政府今年上半年大力干预后储备下降过快,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玉米价格的坚挺或走强的可能性很大,这会刺激猪肉价格的上涨。

  以名义利率与CPI的差值简单计算,自2010年2月至今,中国实际利率为负已持续七个月。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数位分析人士认为,负利率将加剧通胀预期,加大房地产及商品投机,鼓励过度投资,它还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公。

  由于进行预防性储蓄者多数为一般民众,因此,有学者将负利率称为“退步税”和“老人税”,指其更多是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一种税收。

  鉴于夏季中国农产品价格两个月环比上涨9%以上,且其传导至CPI食品价格还有一个时滞,马骏预计9月中国CPI仍有继续上升压力,此后CPI方才见顶回落。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也在9月20日的分析报告中称,9月食品价格继续上升,生产资料则因产量下降而价格反弹,“预计9月CPI同比增幅将进一步上升至3.6%”。

  在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看来,未来一年很可能存在农产品,特别是肉禽类价格的超跌反弹,这使明年的CPI将高于未来的平均水平,可能达到4%左右。“在2011年中的时候,CPI季度同比将可能达到4.5%左右的水平。”

  他同时指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仅将反映在农产品价格之上,也将在部分服务部门中反映出来,这也会给通胀带来一定压力。

  仅从基数效应考虑,明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也将抬高,此外,美联储进一步推进量化宽松政策日益明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面临新一轮攀升,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届时或将显现。

  美银美林中国经济学家陆挺的研究则是另一个结果。据他测算,中国自2009年初起就进入了负利率,但幅度一直较为温和,目前仅为-0.75%。他认为,目前的3.5%通胀与1988年的20.7%和1994年的25%通胀相比,算不了什么。

  加息之辩

  多数分析师显然认为自己属于猜透了中国“会做什么”这一类,而不是“应当做什么”这一类。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中国决策者的首选项便是保持经济增长势头。“须知,中国的决策,不仅要看CPI,还要看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陆挺为此给出明确的结论:中国今年不可能加息。

  目前持此类看法者居多。荷兰商业银行(ING)亚洲首席经济学家Tim Condon称,“今年(中国政策)主要是关注增长,所以应该不会在年内加息。”但他也强调,货币政策正常化越早到来越好。有些值得做的事,早做比晚做好。

  “从央票利率看,央行还没有向市场传递(加息)这个信号。而且现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然是在投放流动性。”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石磊认为,不均衡加息如果幅度太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政策效果,“而且,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也还有调整空间,所以加息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央行9月19日公布的三季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9%的受访银行家认为四季度货币政策将保持现状,这比上季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陆挺预计,年末CPI将回落至3%以下。由于揽储行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已没有意义;与1988年和1994年的两位数通胀相比,现在对存款保值贴补也只是徒增市场疑虑。

  石磊也认为,保值贴补和存款利率自由浮动的可能性并不大。保值补贴已经停用多年,而且现在通胀仍相对温和,远不及上个世纪90年代两位数通胀的恶劣情况;而存款利率市场化,在当前也不具备操作的可能性。“这和不对称加息本质是一样的,但可能会引发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非对称加息的必要性有多大?中信证券投行委执行总经理高占军认为,不对称加息的可能性有,但是不对称性的程度可能比市场想象得要小。虽然小幅提高存款利率并不能彻底扭转负利率情况,但会对通胀预期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他称,“一般来说,周期变动后的首次加息,对通胀预期影响会比较大。而且只要后续政策及时跟进,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不过,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还是很小。”高占军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低利率水平还在持续,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虽然不大,但经济复苏乏力。而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无疑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外需仍面临较多变数,中国国内的结构调整及加息后产生的其他效应,也不得不考虑。9月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达到1.66%。加速升值同时重启加息窗口,由此造成的出口下滑和资本流入压力,将会相当沉重。

  中金公司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一旦加息后导致的“热钱”流入风险,使得年内即使提高存款利率,也只会增加27个基点。“在贷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小幅上调,对整体经济影响不大,对银行业的影响也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严重。”张智威称,存款利率自由化也同样是可选政策之一。“这在本质上和非对称加息是一样的,但这种放开仍然是有限度的,增加一些自由度,但不会是完全放开。”

  (本文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作者:张环宇)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