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科技·媒体·电信

专家:运营商校园恶性竞争提前透支电信市场空间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余祖江
2010年09月28日09:20

  校园历来是运营商发展新用户的必争之地,今年的校园市场则显得格外热闹,竞争的不和谐声音接连传出。最近,有网友在博客中透露,重庆万州三峡学院甚至发生“两家运营商大打出手,学生在旁边看笑话”的悲剧。不仅仅是在校园内竞争激烈,校园外的小动作也不少。在安徽等地,就曾曝出某移动运营商通过网上发帖,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的事件。专家分析,运营商在校园市场的“肉搏”达到如此田地,更在挑战者社会各界的容忍度。

  校园市场大战场面火爆

  运营商在校园市场的争夺战近来不断升级,竞争手段花样更是不断翻新。从年初网上“封校门”闹剧,到“捆绑门”的悬疑剧;从回收竞争对手机卡的“回购门”,到勤工俭学售卡遭打的“暴力门”;从营销上的“明争”到宣传上的“暗斗”,种种校园竞争之乱象让人目不暇接。校园市场“恶战”轮番上演,也表明电信业竞争的“白热化”程度。

  有消息称,云南校园近期发生了收购对手手机卡的事件。在昆明各大高校推出“新生手机卡寄送”电信促销活动后,立即遭到对手的封堵“将昆明电信公司寄送给新生的手机卡交给移动公司工作人员,移动公司即免费赠送新生一张移动的手机卡和一部手机。”无独有偶,湖南媒体报道了一则王同学到一所技术学校勤工俭学卖手机卡遭暴打的新闻。

  另据报道称,山东潍坊某学校新生开学的第一天,一家运营商用于校园服务的通信基站天线遭到恶意破坏。类似通信基站遭恶意破坏的事件去年也发生过。据央视报道,正当9月份温州某大学新生报道的时候,某移动运营商员工故意同时将两百多部手机拨通,占用竞争对手的网络,导致其用户信号差,出现了呼叫不畅的情况。

  另一战场同样硝烟弥漫

  运营商不仅在校园业务营销上血拼,在宣传推广方面的竞争同样激烈。在网上常常看到舆论的唇枪舌剑,甚至一些关于“门”的新闻报道、网上发帖也涉嫌炒作,让人看得扑朔迷离。这或许是今年校园竞争让人觉得异常激烈的缘故。有关事件消息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甚至让公众出离愤怒。

  《四川日报》近日发表时评文章称,某运营商鼓动全国媒体封杀“翼机通”,并散发传单诋毁“翼机通”,冒充学生配合媒体采访误导学生,以抢回即将流失的市场优势。另据了解,去年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在通报校园市场不规范竞争现象时,其中之一便是某移动运营商通过发送虚假短信引发他网用户群体投诉。更有甚者采取张贴小字报、网上发帖、寄匿名信等方式诋毁竞争对手。

  恶意诋毁竞争对手也是相关部门整治的重点。据工信部网站消息,近期,陕西省通信管理局正在深入开展校园电信市场专项整治活动,要求运营商依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校园通信市场竞争行为的通知》文件精神,从六个方面进行自查整改。其中明确,在业务宣传推广方面,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对比宣传,不得采取贬低其他电信企业类似业务的方式来突显自身业务的相对优势。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新一轮电信业重组后,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主体增加,同时,用户市场规模已逼近天花板,运营商发展用户的难度加大,“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目的是“高比例占领入校新生市场”,成为主导运营商的强烈诉求。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已影响着电信市场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仅凭借资金雄厚这一优势,主导运营商便可对弱势运营商形成压制。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已是血脉相连、荣辱与共,为了眼前的市场利益,何至于如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曹千认为,不知运营商是否想过,这些恶性竞争手段的后果必然是提前透支市场空间,加速“蓝海”变“红海”;持续加深社会各界对电信行业和运营商的误解;招致更为严厉的管制政策出台。去年,工信部相关人士曾警示,“3G不正当竞争明显增多挑战电信监管。”

  还应看到,目前电信运营商正腹背受敌:一方面,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电正觊觎电信网络以及业务;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边缘化之忧。在这样的环境下,电信运营商为什么还沉迷于狭隘的内部门派之争,而不想方设法创新业务应用呢?

  校园市场竞争乱象不断,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主要是电信业竞争规则缺失造成的。明确电信业竞争的规则,使运营商的竞争行为更加规范,进而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是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