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认证卖家不诚信买家遇骗局 网站是否该担责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0月12日16:55
  买家网购遇骗局,网站称采用线下交易无法追回损失,将尽量配合调查

  事件:王先生在深大旁开单车店,上月在阿里巴巴网站与一位叫“叶小龙”的单车卖家交易。因其是该网站诚信通用户,王先生认为其已通过网站认证,信用可以保证。他按对方要求先付了5000元订金,未坚持使用支付宝。对方随后的要求接踵而至,王先生最终支付1万元后发现,卖家已人间蒸发。网站方面称,由于未使用支付宝,无法追回钱款。王先生认为,网站给了“叶小龙”诚信通认证,理应承担一定责任。

  记者跑腿:明知网购有风险,为何不使用支付宝?王先生坦言自己也是一时糊涂,看到对方是阿里巴巴注册的诚信通会员,便以为万无一失,之前通过该网站和深圳其他卖家也联系过,几乎都要求买家直接付款才能发货,以为这是行规,便未想太多。

  付了5000元订金后,先是对方送货司机来电要求支付1万元保证金,他汇了5000元过去,直到这个司机狮子大开口将保证金增加到2万元,他才意识到受骗。王先生说,其间对方一直以诚信通用户自居,而他也未料到,已经通过网站认证的卖家会是骗子。

  阿里巴巴诚信通如何认证?南都记者咨询该网站客服中心得知,除要支付1688元年费,还需提供工商注册的详细信息,并提交认证申请人信息,审核通过后才能获得认证,这种认证能让卖家获得“独一无二的诚信认证,拥有诚信通档案,赢得买家信任”。

  王先生在网上搜索发现,有类似遭遇的并非他一个,宝安买家周先生同样掉入这个陷阱,过程如出一辙:轻信对方是诚信通会员,先打货款,对方送货时要先交保证金,然后销声匿迹。不同的是,周先生买的是化妆品而已。

  虽然无良卖家才是罪魁祸首,阿里巴巴网站是否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对此,该网站公关部回应称,阿里巴巴销售产品时会提醒客户如何保证交易安全,如使用支付宝、使用阿里旺旺等,但王先生未使用支付宝,直接进行线下交易,阿里巴巴方面无法保障其资金安全。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律师欧湘富认为,买方有义务先了解电子商务交易的特征和方法,由于交易中采用线下支付,自己要承担主要责任。网站工作也有漏洞,虽然告知用户应该使用支付宝,但在相关网站上写明“诚信通会员……获得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核实资质,独享诚信标识;并拥有自己的网上信用档案”,在“诚信档案”有关“资质认证”中也有类似说法,足以说明诚信通是阿里巴巴对卖家的一种诚信认证。从受害方提供的资料看,卖方并未被诚信认证,甚至实施诈骗后下落不明。因此,网站有误导嫌疑。网站虽不是直接侵权人,但明知其诚信通会员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补充赔偿责任。

  结果:深圳南头派出所表示,目前正在侦查此案。阿里巴巴方面则称,卖家“叶小龙”已被该网站清退,对于王先生投诉,该网站愿意配合公安机关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资料,以便尽快破案。

  跑腿路

  “诚信通”是不是“诚信”

  原本普通的诈骗案,因交易网站认证而变得错综复杂。这次的矛盾集中在诚信通的定义,买家和网站持不同观点。买家认为诚信通是诚信认证,但网站则称只是产品名称,诚信通认证指对会员相关背景和资质的第三方认证,并非对“诚信”认证,本次事件是由于买家未遵循相关条款而导致受骗,资金并未通过网站,就算想帮忙也鞭长莫及。笔者认为,产品名称既然挂上“诚信”字眼,既是吸引用户的商业手段,但同时也难免让看到者先入为主,由此引来误导不算奇怪。南都记者在该网站看到,新手进货攻略里确实强调必须使用支付宝,但关于诚信通的风险却只有在高手经验分享栏中的“进货如何防诈骗”中提及,且客服中心关于诚信通的问答中也难以发现提示,网站当务之急或许是明确提示诚信通可能带来的风险,避免更多买家受骗。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