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经济界学者专家热议五中全会精神

来源:中国广播影视 作者:郭丽君 冯 蕾
2010年10月22日10:26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回顾“十一五”的辉煌成就,更着眼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五年,百姓的生活将发生什么样的改变?经济发展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备受关注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与此同时,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的新路径开始渐渐清晰。

  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未来五年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社会发展总是环环相扣,‘十二五’的发展离不开‘十一五’打下的基础,而一些‘十一五’没能解决或是解决得不理想的问题还需要在‘十二五’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张汉亚强调。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思路值得关注,这也正是未来五年财政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长期致力于财政问题研究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说。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既要保增长,又要调结构,还要保民生,三者又要互动,这就要求国家财政统筹兼顾,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

  二是强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不单是财力数量的均等化,而是要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基本相当的社保、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这也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从实际情况看,地方要保增长又要节约资源,这本身是一对矛盾,这就需要国家出台政策加大对地方引领。”

  四是明确“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其中的关键是提高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的消费能力,现在国家拉动内需采取了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取得明显效果。但要真正建立长效机制,还需要税收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的联动。”

  五是提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应看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外财政预算案纷纷采取紧缩政策,这些政策的效应将在明年逐步显现,如何应对?这是我们未来发展需要认真思考的。”

  民富与国强并举的发展思路

  经济学界专家们认为,此次公报提出的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更多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等。“从中可以看到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宏图中,民富与国强并举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

  张汉亚表示,下一个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重视民生成为“十二五”规划的突出亮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让人民享受发展成果的理念。

  “近些年中国财富蛋糕快速做大的同时,也要看到收入分配差距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持续拉大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中国要在收入分配上强调“蛋糕做大更要分好蛋糕”。

  郑功成表示,未来五年国家将进一步改善民生,收入分配无疑是一个重要领域。建议采取中医式“抽丝去病”和西医式“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式改革,即初次分配要“抽丝去病”,积极稳妥地循序渐进;再分配则可以施行一些“外科手术”,尽快为调节收入格局作出贡献。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表示,“十二五”期间,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关系,应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此外,还要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只有收入分配总体格局更加均衡,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才会改变,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马晓河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进一步

  经济学界专家们表示,尽管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详细内容要等明年“两会”通过后才公布,但从五中全会已披露的“十二五”规划的框架中,可以看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能简单地看重GDP的增长速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要重视资源开发方式的转变,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重视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

  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高国力说,下一个五年将是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为完善的五年。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中国在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将更加重视西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商务部副部长王超说,当前,人才、物资、资金、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更加便利和频繁,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市场中获得了更为有效的价值认定。在下一个五年,各地区原有的资源优势将面临重新定位的过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将更趋活跃。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