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意见领袖

董文杰:“千年极寒”以讹传讹?

来源:财新网 作者: 周锦帅
2010年10月22日10:33

  所谓“千年极寒”,既不能从科学角度证实,也无法在实践中验证

  【背景】9月16日,中国日报网站等援引外媒消息称,“波兰气象学家日前表示,欧洲将迎来100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据波兰气象学家掌握的数据,温暖的墨西哥湾流正在变弱,将停止为欧洲提供抵御北极严寒

的屏障。”

  10月19日,上述“波兰学者”科瓦尔沃斯基被找到,这位供职于波兰气象与水务管理研究所的气候学家表示,自己并没有说欧洲将会遭遇千年一遇寒冬,是波兰TOKFM广播电台网站误报所致。

  “千年极寒”第一次与中国扯上关系,是10月7日《扬子晚报》一篇题为《北半球今冬将迎“千年极寒” 中国恐难幸免》的报道。该报道称,“拉尼娜”扰乱暖流活动,欧洲或现千年一遇寒冬,中国也需警惕低温天气。

  此后,国内多家媒体转载或跟进报道。10月11日,世界气象组织的一则新闻稿确认“一个中到强度的拉尼娜正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形成,可能持续到2011年一季度。”这使中国媒体对“千年寒冬”的关注度再度骤升。

  10月14日,财新网刊文指出,该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媒体有炒作嫌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陆日宇在文中提醒公众,“千年一遇寒冬”的说法和“2012世界末日”的传言有些类似。

  此次“千年极寒”说法,为何能以讹传讹?应该如何正确认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认为,所谓“千年极寒”的说法,既不能从科学角度加以证实,也无法在实践中被验证,本身就是一个不科学的提法,更重要的是,这远远超出了人类的预测能力。

  董文杰指出,不单是中国,即使加上美国和欧洲,人类能力还不足以预测如此极端的气候事件。即使是百年一遇,也很难预测。他认为,这种说法对公众造成了严重误导,从科学角度很难站得住脚。

  其一、无论是“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都是统计学的概念,需要建基于足够的样本量及相关数据,更有赖于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据董文杰解释,目前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和先进一些的动力学方法。

  就统计学方法而言,目前全世界器测温度的记录,最多仅可追溯二百年左右,样本量明显不足,“没有足够的统计样本作支撑,谈何‘千年一遇’”?而对动力学方法,虽然相对先进,也还无法预测气候极端事件。即使是对已经发生的气候极端事件进行模拟,动力学方法也显得力不从心。

  其二、不能仅仅依靠“拉尼娜”现象推断极寒天气的到来。

  “拉尼娜”虽然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现象,但其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1986年以来发生过四次“拉尼娜”事件,仅有两次冷冬。对这种全球性的洋流运动的具体细节和作用原理,人类至今所知甚少。

  同时,中国幅员辽阔,东有太平洋,西有青藏高原,地理条件非常复杂,纬度跨度很大,因而“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这样的全球现象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把握和预测。

  董文杰还透露,英国哈得莱(Hadley)气候研究中心曾经预测2009年至2010年的冬天是一个“温和的冬天”(Mild Winter)。结果,去年冬天却以罕见的寒冷来到英伦大地。该中心隶属于英国国防部门,迫于民众的压力,英国政府于今年3月份取消了其对公众发布气候预测的资格。这个中心正是全球顶尖的气候预测机构之一,其口号是“保持第一,从不第二”(Keep First, Never Second)。气候预测之难,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