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沈联涛:自由市场主义有根本性缺陷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2010年10月25日11:27

  一些亚洲人面对危机幸灾乐祸。事实上,亚洲和欧美国家是在同一条船上

  □ 沈联涛 | 文

  最近,前任印度储备银行(RBI)行长Venu Reddy先生让我为他的新著《全球危机:从衰退到复苏》作序。他希望我能从亚洲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我在马来西亚长大,到英国读的大学,上个世纪80年代又到世界银行从事与银行危机应对有关的工作,此后又亲历了1997年-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香港的工作经历,曾让我成为一个自由市场主义的坚定信奉者。

  但是,我必须承认,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彻底动摇了我之前的信念。在我看来,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并不仅仅是经济力量从西方向东方的一次地震式的转移,而且也表明了西方主流的经济思想存在根本性的缺陷。

  针对此次金融危机,提出一种所谓的亚洲视角,必须小心翼翼。亚洲只是一个大洲,而不是一个统一体。亚洲如此辽阔而多元,生活着世界人口的55%,他们说着世界80%的形形色色的方言,因此,很难找到一种能够代表整个亚洲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亚洲人存在某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事实上,在此次危机中,财政赤字大国的货币纷纷贬值,而作为财政盈余国的亚洲国家,其货币价值每升值10%,其净外汇资产的损失将超过GDP的5%。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其实是在同一条船上,一损俱损。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亚洲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一些东西。在这里,我从六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可能已为人所知的东西方差异。这种归纳可能过于简化,但是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的参照和比较。

  第一,从方法论上说,亚洲人更加务实,而较少理论化。这就意味着,亚洲国家的决策制定特别是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工作更像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

  第二,与第一点有关,亚洲人喜欢从一种全面的、人性的角度看待市场,而不依赖于某种局部的、机械的视角。

  第三,基于漫长的历史遗产,亚洲人制定政策时倾向于长远考虑,而不是着眼于一些权宜之计。

  第四,亚洲地区大多数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或中级阶段,因此更关注实体经济,而不是金融发展或虚拟经济。这既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不足。

  第五,亚洲内部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亚洲人对那些“一刀切”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与人类行为有关的领域,往往持有强烈的怀疑态度。

  第六,亚洲人有较强的自我认知。正如公元前6世纪中国伟大的军事家孙子所说,在知彼之前,必须得知己,因为自己往往是许多错误发生的根源。

  这次危机既是人类治理的危机,也是人类思想的危机,这包括人类与自身的本性如何相互作用。我们必须谦卑地承认,在不太复杂的环境中,东亚国家犯了与12年前基本类似的错误。或许,造成那次危机的根源并未彻底化解,因为美联储迅速采取措施来刺激国内消费,这将把亚洲拉出衰退的泥潭。正由于此,美联储做得对的地方,就应该得到表扬。

  即使西方的相对衰落成为现实,这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东方的崛起。东方世界目前在科学、技术、发展、军力乃至社会制度等诸多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方,尚不能应付真正的全球竞争。但是,争论和交谈往往让我们提升知识,增进理解。古往今来,无论是印度的甘地还是中国的孔子,都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通过辩论和交谈,社会将更加和谐,而不是充满冲突。

  我极力推荐Reddy先生的著作。就如何应对我们时代的重大问题的争论而言,《全球危机:从衰退到复苏》一书是个重大的贡献。

  作者为银监会首席顾问,香港证监会前主席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