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配额、稀土走私,无论怎样不协调的声音都未能撼动稀土永磁概念的强势。10月25日,
太原刚玉(000795)、
中科三环(000970)、
中钢天源(002057)、
厦门钨业(600549)、
北矿磁材(600980)、
江西铜业(600366)终以涨停报收,而比起前一轮以
广晟有色(600259)、
包钢稀土
(600111)、
五矿发展(600058)为代表的行情,市场热点似乎正在悄然转移。
“这说明资金关注点开始从资源类向下游深加工所产生的附加值偏转,实际上,这一轮的行情并不仅基于稀土永磁,而是源于"十二五"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国元证券分析师苏立峰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十二五”引爆稀土永磁新行情
苏立峰所说的行情起点正是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
根据《决定》,“"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不仅如此,《决定》还要求通过“财政支持、税收激励政策、金融机构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手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投入包括新材料在内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此,《决定》助推稀土永磁继稀土资源后成为再受追捧的概念板块。
“针对稀土板块,前期行情主要以包钢稀土、广晟有色等拥有资源的个股为主,而排除大宗商品交易的支撑和中国稀土国际地位的影响因素,这实际上是不符常理的,因为所有产业都应该是深加工环节获得的附加值最高,10月25日领涨的稀土永磁各股大部分属于产业下游深加工环节的代表”苏立峰认为市场对深加工环节的关注是情理之中的趋势。
对此,一位相关上市公司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认为造成稀土资源类各股在二级市场率先走强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大宗商品交易的支撑使资源涨价引发市场对稀土的高度关注,其次是央企在资源层面展开的争夺成为舆论焦点,更深层次上是广大投资者对我国稀土深加工技术的不信任。”
但事实亦是如此,据记者观察,作为北方稀土资源代表的包钢稀土毛利率高达47.71%,而作为主攻稀土永磁和新型磁性材料研发的中科三环毛利率却仅为25.76%,这恐怕正是投资者对我国稀土深加工不信任的缘由。真对这一倒挂现象,苏立峰却表示“这是美元单边走势大环境影响下的特殊时期,此轮稀土永磁行情的启动便验证了转变的开始。”
我国稀土科技水平并不弱
“其实所谓稀土永磁,比如称为"永磁之王"的钕铁硼永磁体因磁能积高,被广泛用于电子、机械等行业,而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生产为金属钕提供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上述人士举例向记者梳理了永磁与稀土间的关系,“但在分离、萃取或深加工环节,附加值的提升需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科技水平。”
“舆论对我国稀土技术的剖析并不客观,比如,徐光宪院士的科研成果已在业内广为流传,而且稀土用途颇为广泛,普遍稀土企业都可以达到5个9的生产标准,而如果一定生产3个9的产品,则意味着他所针对的市场只需要达到这一标准。此外,美国等国由于稀土产业长期处于停滞,理论上可以理解成科技水平的停滞。相对于此,我国的稀土深加工技术已并非弱势。”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在苏立峰看来,此轮行情核心之一的“中科三环”正是深加工环节的杰出代表。公开资料显示,索尼、松下、西门子、飞利浦、GE等国际知名企业先后成为其主要客户。
“7月,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三环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那么可想而知,毫无资源优势的中科三环,凭借技术方面的优势足以吸引包括五矿在内的资源型大央企。”上述不愿具名人士认为。
根据这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科三环认为自身在永磁材料方面产业基础,结合五矿有色在稀土生产和稀土经营方面的优势,将最终实现双方共赢。而该公司于10月21日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也证实,2010年1-9月,中科三环实现净利润13185-139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165%,每股收益0.25-0.2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175%。
如此看来,科技水平并未严重制约我国稀土下游深加工环节的赢利能力,至少不会阻碍稀土永磁行情的崛起。与此同时,上述不愿具名人士告诉记者,“出口配额、稀土走私”等近期舆论较为关注的问题也不会成为产业发展的拦路虎,“虽然目前配额价值已由几年前几百元一吨上涨至20万元一吨,但针对不同种类稀土分离物影响也大不相同,比如对价值200万元/吨的镝影响偏弱,对价值2-3万元/吨的稀土产品产生较大,但综合起来看影响并不明显。”
苏立峰认为,处在目前“占土必兴”的趋势下,鱼龙混杂是不可避免,但随着市场关注度下移至深加工环节,两极分化也将成为必然。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