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上海世博收支账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陈哲
2010年10月30日10:43

  “大规模的投入能否获得相应的收益?”围绕上海世博能否赚钱的争议,自世博申办成功以来,就一直是舆论的焦点。

  当前,世博已然拉下帷幕。世博的各项主要收支,均达到平衡甚至获得了超出预期的盈余。以精明著称的上海人,无疑漂亮地交出了世博这本账。

  更重要的是,跳出账面之外,无论是希望实现复兴的大上海,还是国内其他城市,都正在通过过去数年的筹备和展示,获得全新的发展思路。

  精算世博账本

  按照官方的说法,世博投入有两本账,一本是建设账,一本是运营账。

  上海市市长韩正此前公布,地方政府专门向国务院打了报告,按照180亿的规模进行建设。包括场馆、基础设施、世博村、园区交通、电等设施。第二本账是展会期间180天的运营费用,政府的预测是106亿。

  本报了解,为了平衡第一本账的收支,上海市政府投资70多亿元,发行世博建设债券80亿元。其余近30亿元将由多种融资方式予以补充。

  而第二本账的106亿元,上海市通过市场的方法来筹集,官方估计世博会门票能够筹集到60亿元左右。再比如全球合作伙伴提供的经费,世博特许产品的营销,这些加在一起大体上可以筹集100多亿。

  一位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官员向本报记者解释,门票收入的利润将占运营资金的50%以上;第二部分利润来自赞助商及全球合作伙伴;还有一部分利润来源于延伸产品销售利润,其总销售额将达50亿元。

  赞助商的收入最终数据在世博前期基本确定,而门票收入和官方预期并无大的出入,所以延伸产品销售利润情况,成为世博收入最大的变数。

  按照最初的预测,在世博会结束时,遍布全国的世博特许商品销售收入将达到200亿元。而实际情况是,到今年6月11日即世博开园不到两个月,这个目标便宣告实现。

  官方尚未公布目前特许商品销售的实际收入情况,本报从权威渠道了解的情况是,这一数据已经突破300亿元。官方还确定,将特许商品的销售时间延长到明年4月底。

  另外,有一项并未列入世博资金池子,但由世博直接导致的收入,即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

  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海市5~9月的四个月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48亿元,同比增长在18%以上。保守计算,世博6个月期间的上海,在这项指标上至少比去年同期多收了550亿元。

  国家旅游局局长、领导小组组长邵琪伟在2010年上海世博旅游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说,世博会带来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旅游收入,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及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尤为明显。

  根据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预计,如游客数量达到预计中的7000万人次,世博对上海的经济拉动可达到794.77亿元。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说,上海此前设定的世博会盈亏平衡目标应可期待,世博会收入以及对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甚至会超出预期。

  “并表”的收支

  在展会前期,围绕上海世博是否是史上最为昂贵的世博会出现了很大争议。上海市市长韩正还专门就一些民间的说法,进行澄清。

  事实上,双方的争议在于,是否将过去几年上海在园区外的投入,也记到世博的账面上。为了迎接世博会,除了在园区中的支出,上海对当地的地铁、道路、机场、环境和其他城市设施投入了巨量资金。按照《纽约时报》最初的估计,这个总账在450亿美元。

  “这个账要看怎么算了。”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从2002年申博成功到2010年世博会之间,如果把新通车的420公里轨道交通、基建等方面投入都算上,就是近3000亿人民币。

  在世博会召开前的几年间,上海用于世博园区土地动迁成本为400亿元,这笔账,并未算入政府直接投资世博的成本中。

  不过,就世博期间来计算上海的收支,似乎显得太过狭隘。一部分难以被忽略的收益,是园区土地的增值。在世博会结束后,园区内的大部分建筑将被拆除,这片面积达5.28公里的土地的二次开发,将成重大城市规划、发展新经济产业的任务。

  一位本土房地产商说,世博板块将成为上海新的会展中心、旅游休闲景点、高档居住区,留下大规模、现代化的公共建筑群。

  按照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对后续利用计划的描述,在3.22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围栏区内,将再开发的土地集中分为三片:浦东卢浦大桥以西,作为城市发展储备用地;白莲泾与世博轴之间,作为城市的商务综合开发区;浦西世博轴线东侧,作为城市居住综合开发区。保守计算,这部分再开发用地约有110万到130万平方米。

  这片经世博镀金的土地,到底将产生多大的价值?一幅濒临浦东世博园区的黄浦江沿岸E18地块中的(9-3)地块,已经提前给出了答案。在今年9月份举行的拍卖会中被港企九龙仓获得。这块面积为5.4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起始价为34.2亿元的土地,最终卖到48.28亿,折合楼面地价35490元/平方米,刷新国内同类性质土地的最高单价纪录。

  仲量联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作为今后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住宅开发用地储备,世博会浦西和浦东园区都拥有最好的滨江景观,这将大大提升土地价值。

  如果将经济账的核算周期拉长到世博前后的几年,范围再扩大到园区之外,可以看到,土地增值仅仅只是上海大规模投入后收获的一个缩影。城建、交通等方面硬件设施的改善,无疑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位上海市建设系统官员说:“尽管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较大,但很大一部分本来就应该做的,也是已经打算做的,不过是借世博会而提前了。”

  后世博的财富

  跳出账面,上海将在后世博时代收获更多。

  在180天时间里,超过7000万人流涌入世博园,让国人更多地认识世界,似乎成为上海世博的核心故事。另一条线索,却在园区之外贯穿世博季——上海当局为全世界的媒体准备了“感知上海”的系列活动,以了解当地在科技和环保上的成果。

  对新兴产业LED照明产业探访,是这系列活动中的一项。无论在世博园内还是园外,政府和企业都在向人们灌输LED技术,将是继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之后引领新的照明时代。

  世博园区内,大约使用了15亿颗LED芯片,场馆室内照明光源中有80%采用了LED绿色光源。借助这个平台,政府自然不会忘记推介相关产业的本地龙头企业。上海市经信委电子信息产业处副处长朱伟华告诉本报记者,这些产品多出自上海三思之手。

  三思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家成立于1993年的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LED显示和照明产品专业制造商,LED显示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思仅仅是上海众多LED企业中的一家。自2005年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以来,上海在该领域已基本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尤其是在LED的上下游环节,当地有着令杭州、深圳等地折服的优势。

  据了解,2009年9月出台的 《上海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明确将LED作为新型显示领域的发展重点。在即将完成的地方“十二五”规划中,上海LED产业的计划产值有可能达到1000亿元,或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除此之外,包括创意产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社会保障、城市历史风貌、公共交通方面的主题,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组织者希望通过媒体传达的,不仅仅是上海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还有与其他城市、企业合作的可能。

  “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和产业的影响效应,可能三到五年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说,应当关注的是世博会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所能产生的影响,“要看对软实力的提升究竟有多大促进。”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