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增加1.95万亿美元,涨幅超过15%。作为经济的领先指标,7月份以来的这波美国股市小牛市似乎在告诉人们,未来的美国经济将摆脱阴霾逐渐转好。
然而,这波涨势所借助的利好却耐人寻味。美联储的官员们确实已经发表了很多讲话来表明他们的态度,也释放了很多信号,泄漏了不少“量化宽松”的信息。这一切都让投资者们相信,美联储很可能会于本周四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拯救经济。
不过,让人感到迷惑的是,目前美国经济的现状无法给这种由股市表达的预期带来支撑。最新公布的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仅增长2%,失业率依然维持在9.6%的高位,此外,消费者信心也在疲弱区间,加上房地产价格一路下滑,这些经济数据这很难让人将美国同一个蓬勃复苏的经济体相连接。
即便是在这样的现状下,投资者依然义无反顾地将资金投入了股市,不断将股价推向令人惊喜的高度。笔者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波涨势是否倚仗了“美联储政策必然成功”的假象?
通常来说,量化宽松的目的在于拉低长期国债收益率,并压低抵押贷款利率,让老百姓可以用更加低的成本借到钱,以此放松信贷环境并促进市场的流动性。由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直不愿意承认低利率在吹大房地产泡沫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他一再喊话称: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几乎没有什么风险。
然而,截至目前,美联储的官员并没有给出如何“量化”的确切信号,“宽松”这个词却不绝于耳。伯南克甚至在上个月的一场演讲中表示,难以“确定适当的收购数量及速度,并就此政策与大众进行沟通。”这种模糊的政策信号,难免让人对量化宽松的效果产生怀疑。
根据9月21日会议记录,美联储在上一次议息会议上抛出了所谓的策略,想要通过推高通胀预期来压低实际利率。因为,即使通胀增长率只上扬了一点点,也能使财富转移到整体经济体系。价格上涨将使企业赚更多钱,家庭单位也会因薪资水平上扬而受惠。
但是,这一观点却风险重重。一旦美联储成功将物价引导至上涨通道,通货膨胀失控的风险也将随之上升。此外,这还关乎美联储的信誉。通过调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美联储拥有对抗物价的“独立性和操作能力,”但是,自从两年前美联储将基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历史低位以来,决策者依然未能充分解释其应对经济衰退和抗通货紧缩的理论计划。
有分析师如此定义美联储的政策,这“好比灌了一肚子"量化宽松"酒的病人要狂欢了,其他人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从好的一面来看,美国股市如果继续上涨,将提高美国家庭的资产净值,额外提供经济增长的动能。但是,投资者是不是也应该对低于历史均值的报酬率,趋严的法规,下滑的消费及疲弱经济增长重新定位一下自己的预期呢?
爱因斯坦曾对癫狂这个词做过如下定义:重复做同样的事,但预期会有不同结果。在美联储内部即将掀起的疯狂辩论正被街头巷尾的投资者津津乐道,但投资者也应该清楚地想到,这种“丑小鸭”经济需要更加真实有效的政策解决之道。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姜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