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李稻葵:我国货币存量居全球首位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0年11月04日03:50

  货币存量与GDP比重达到200%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近日透露,经过金融危机的调整,我国的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

  李稻葵表示,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资产泡沫、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家庭、投资者、金融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他建议,宏观经济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甚至应该控制资产价格。

  李稻葵所指的系统性风险,还包括大规模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下滑,以及资金从过度宽裕到紧张。就资金情况而言,李稻葵认为,今年可能处在一个“桑拿浴”的状态,全球都是流动性过剩,但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冷水澡”。如果国外金融情况收缩,资金无序地、大规模地流出,将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官方数据,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今年9月底,我国GDP总量为26.866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9.64万亿元,是GDP的2.6倍。

  十种稀有金属酝酿战略收储

  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正在开展对十种金属进行战略收储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工作已经进入验收状态。这十种金属全部为稀有金属,分别是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和锆。

  研究收储的十种金属品种中,一部分属于我国具有储量优势的品种(如稀土、钨、锑),但在长期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合理有序开采和节约利用资源,无证开采、滥采乱挖、浪费资源以及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的现象长期存在。且由于环保成本相对较低,部分品种的市场价格长期低于实际价值。另一部分品种,如钽等属于我国的稀缺资源,对外依存度大、需要长期依赖进口,受海外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明显。

  ◎事实上,小金属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日益重大。2010年以来,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以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资源整合、产能集中的措施,涉及稀土、钨、锑、钼、锡等多个金属品种。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