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新规“首秀”遇冷 北京房山一地块遭遇流拍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敏
2010年11月04日04:31

  昨日(11月3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迎来了一个月来的首宗住宅用地交易。但在房山区长沟镇两宗住宅用地的挂牌出让中,一宗流拍,另一宗则以低价成交。这是首批按照土地出让新规进行交易的地块。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新规遭遇尴尬,说明北京土地市场尚未回暖,受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企业的拿地热情大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流标的地块为“房山区长沟镇(镇区改造一期A地块南区)居住项目”(以下简称南区地块)。该地块的面积超过11公顷,建筑控制规模为74907平方米。按照2.59亿元的起始价计算,挂牌出让的起始楼面地价仅为3458元/平方米。

  实现成交的北区地块建筑控制规模达到162422平方米。该地块最终被北京昊远隆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拿下,成交价为5.6亿元,折合楼面地价3448元/平方米。

  北区地块只进行了3轮网上报价,并没有进行现场报价,成交价格仅比起始价高出600万元。南区地块则由于无人报价遭遇流拍。

  近期,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推出新规:在挂牌出让的住宅用地中设置最高限价,超过该价格之后,不再接受更高的报价。

  如果企业的报价超出价格上限,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买人要求竞买的,则根据企业上报的配建租赁房规模来确定买家。

  受新规影响,“配建租赁房面积”可能成为拿地的重要决定因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南区地块的招标文件中获悉,该地块配建租赁房的起始面积为300平方米,企业在投报中以此累加。按照要求,租赁房的建设以一居和两居为主,套内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

  对于上述两宗土地设置的价格上限,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人士拒绝透露。

  遗憾的是,在北区地块的出让中,由于企业报价未触及最高限价,因此没有进入到“配建租赁房面积投报”阶段。

  北京中原地产三级研究总监张大伟称,新规更适用于部分热门土地的出让。他表示,郊区土地区位条件相对较差,如果执行这一政策,反而可能因为设限过多,使得土地难以成交。

  随着这一地块的流拍,北京市准备在今年最后两个月大量推地的计划,也变得不明朗起来。上月,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推出50宗土地,其中涉及居住性质的土地45宗,供应面积746公顷,超过今年前三季度住宅用地供应面积的总和。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