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南琼海一位市民在街道绿化带上“垦荒”种菜。海南琼海市人民路两旁一段绿化带成了一些市民的菜园子。里面种有叶菜、豆角、地瓜等作物。种菜的居民说,眼下菜价涨得厉害,他们只好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11月10日《华西都市报》)
人是铁,饭是钢,花可以不种,菜却不能不吃。 “绿化”和“吃菜”二者究竟孰轻孰重,市民当然不会拎不清。既不想当“菜奴”,又要吃上菜,绿化带变身菜地,也就不意外了。不过,绿化带毕竟是公共资源,把公共的绿化带用来种私家的菜,毁绿不说,公共资源私用也于理不合。照此逻辑,岂不是买不起房的人,也可以打绿化带的主意,占用公用绿地给自己搭个景观房?如此看来,绿化带种菜,其实并不安全,甚至还有不小风险。一旦城市管理者追究毁绿及占用公共资源的责任,绿化带的“菜农”们不仅汗水白流,颗粒无收,没准还会收到一纸罚单。况且“绿化带种菜”所能惠及的居民实在是太过有限。可见,指望“绿化带种菜”来对抗菜价上涨,与其说是自力更生,毋宁说是无可奈何。
一言以蔽之,“绿化带种菜”固然说明在抵御通胀这事儿上,其实也不乏民间智慧,但“绿化带种菜”透露出更多的是公众对于通胀的焦虑。既然如此,控制和抵御通胀其实更需责任到位,更需有所担当和作为,而不能寄希望于“绿地种菜”式的民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