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次年后就陷入持续亏损,一次次蹈入重组覆辙的*ST钛白(002145),在重组地产失败后将何去何从?而如果按照10月30日其公告的终止地产重组,并在三个月内不再考虑重组问题的话,那么,*ST钛白今年仍将亏损,这就意味着该中小板上市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面临着暂停
上市的风险。然而,在众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中,*ST钛白的表现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信达资产作为*ST钛白的第一大股东、主承销商、上市保荐人身兼三职,在将*ST钛白成功上市后,就使得公司步入暂停上市的风险,而自己确实在上市发行中赚了个金盘满钵。
信达成为最大赢家
目前总收益逾6.5亿元
众所周知,在*ST钛白的招股说明书中就曾披露,信达资产以11,766万元债权转为股权成立股份公司,并按65%的比例折成7647.9万股,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剩余10,259.8万元债权作为公司无息长期借款,于2003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十年内分期清还。*ST钛白就这样成为一家经过债转股设立的股份公司。
经过上述比例债转股后,信达资产公司持有*ST钛白40.25%股份,自然而然地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
按照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推算,信达资产持有*ST钛白7647.9万股股份的每股成本为1.54元,总成本11,777.76万元。如果按当时每股发行价5.58元,信达资产通过股权发行收入42,647.28万元,则股权投资的增值率高达262.7%;而若按11月11日该股的市场收盘价8.44元来计算,则信达资产股权投资账面资产收益64,548.27万元,则账面股权投资增值率达到了448.05%。由此而见,信达资产着实成为了最大赢家。
同时,身兼*ST钛白上市保荐人的信达资产也由此获得了1294.4万元的保荐承销费用。加上这一笔收入,至此信达资产的总收益已经达到65,842.67万元。
实际上,信达资产不仅在从债权人变为投资人的发行上市中,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在上市后通过债务重组也成功收回了余下的部分债务。
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2008年1月3日,因为当年受益于新会计准则下的债务重组收益,公司与第一大股东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签订的了《债务重组合同》。根据合同若*ST钛白按照双方约定的还款计划向信达资产公司按时、足额偿还相应款项共计48,377,630.47 元,则信达公司同意豁免*ST钛白的其余债务(即40,000,000.00 元)。这样实则是信达豁免了*ST钛白的4000万元债务,(使得2007年营业利润为-3463.02万元的中核钛白扭亏为盈),其实更是信达资产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变相收回债务。
根据*ST钛白2007年的年报,仅上市当年*ST钛白就共向信达资产偿还长期借款金额为10891.9万元,和招股说明书显示的10259.8万元相比,不良债权回收率高达106%。
时任二股东减持套现忙
直接收益2.1亿元
*ST钛白的上市之时的第二大股东是从事投资管理咨询北京嘉利九龙商城有限公司,其持有*ST钛白股份比例为20.64%。
然而,北京嘉利九龙商城似乎从最初竞标成为*ST钛白的二股东后,就开始了谋划自己玩弄资本的手段。
在成功上市一年之后,*ST钛白迎来了非流通股的解禁。于是,就在解禁6天后,也就是2008年8月14日-8月20日间,北京嘉利九龙先后累计减持2642万股,共计获得减持收入20938.58万元。
在接下来的资本玩弄中,由于当时的二股东涉嫌操纵股价还曾引发了诉讼。在2008年9月10日至9月12日期间,当时的二股东控制人程文水、刘延泽,利用持股优势、资金优势以连续买卖和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组中买卖“中核钛白”股票的方式,操纵和影响“中核钛白”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被监管机构罚款500万。据了解,这也是监管部门对“小非”通过市场操纵进行违规减持开出的首张罚单。
从深交所公告中,2009年7月22日,北京嘉利九龙继续减持*ST钛白,以每股8.603元的价格卖出180.5万股,取得1552.84万元减持收入。
而根据资料显示,北京嘉利九龙商城在2006年,以1130万元总价成功竞标成为*ST钛白的二股东。而在上述减持中,一共套现达到22,491.42万元,除去竞标成本后,直接套现收益达21,361.42万元。
按照上述减持公告的数据推算,当时*ST钛白的二股东北京嘉利九龙商城早已收回了投资成本,并且在资本市场上充分展示了其高超的资本玩法,为自己赚了一个大满贯后成功退场。
做为现任的二股东,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目前持股*ST钛白7.19%,被认为是对公司发展前景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如今面对公司连续亏损的现状,使公司的主业走上盈利的道路,似乎是难上加难。而善于资本操作的大股东信达资产赚满盘钵的同时,应该也不希望账面资产缩水,接下来会有怎样的重组计划还是令市场极度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