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 |
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讯 11月13日—14日,“2010全球PE北京论坛”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主办。本届论坛将围绕“PE-聚焦中国”主题展开,以下是搜狐财经从会议现场发回的报道: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的题目是PE,既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但是对于银监会来讲,也是一个怎么去给它有一个认识的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看来就把金融的两面性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对于中国来
讲,金融怎么跟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并且能够作为现代服务业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现在确实是需要更加深刻认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到底应该怎么发展?特别在未来的十二五,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银监会03年成立,到现在已经8年了,当时成立的时候,树立一个比较高的监管理念或者是监管目标。尽管在当时这种监管目标要和现实的状况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现在看来当时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对于推进改革和加强监管,应该还是有意义的。
当然这里面,最直接的感受应该还是实体经济发展这几年所取得的成效。银监会在8年当中,主要是有这么四个结合,一个是坚持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相结合,这八年来,始终是以改革的方法和发展的视角来解决和处理银行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着力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化,并以此带动其他银行业机构的改革,从根本上破除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障碍。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银行业已经摆脱了长期高风险,国外有人讲,已经是技术上濒临破产了,现在银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名声是很大的。
第二,坚持加强外部监管与完善内部治理相结合。始终认为有效的外部监管是银行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外部推力,但是关键在于银行业自身公司治理的科学性和风险管控的有效性。长期以来,按照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不断强化完善监管机构和市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督。
第三,要坚持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危机的发生更强化了已有的认识,保证单家机构的稳定运行,并不足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如果从微观层面上来看,现在看来怎么能够保证系统的危险,这更是未来防范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里面怎么更好的使银行发展更有它自己的特性?各家银行在未来的调整当中,不能说个性化,也应该是特性服务,改变一些现在这种趋同和同质同类的状况。
第四,坚持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相结合。刚刚结束的20国集团峰会,批准了巴塞尔3的国际新的金融改革框架,强调的监管重点是一致,对于资本监管,不仅仅是传统8%的最低要求,更涉及资本构成、质量以及非风险敏感性的总体杠杆水平,避免银行表外业务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也充分认识银行流动性在市场繁荣时期容易被忽视,而在市场危机时期却很容易导致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将新的压力情景的流动性风险标准纳入监管框架。这是一个方面,银监会成立以来在监管方面的一些体会。
对于现在的PE来讲,有没有监管,是不是需要监管,我觉得这也是下一步怎么更好的来发展股权投资,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部分,介绍下银行业通过监管和自身的改革所取得的竞争力上提升情况,实际上就是一些指标。第一,风险化解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据统计,2010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币资产已经超过90万亿,大约相当于2003年时的3.3倍,同期风险水平显著下降,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从17.9%下降到1.2%。第二,风险比例能力大幅度提高,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9.2%。第三,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能力也迈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完善了现代金融企业治理要求,树立了经济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确立了资本约束与资本推动相结合,风险经营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先进理念。第四,国际形象明显提升了。这个大家在一些杂志上都要求了,特别是英国2010年的银行间杂志,全球1000家银行按照核心资本排名,我国银行的数量已经由03年15家,现在上升到84家。其总资本占1000家银行的9%,税前利润占1000家银行的25%。其中核心资本排名第七的工商银行更是全球最盈利的银行,也是现在市值最高的银行。
这几年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的感觉,这里面第一性的还是国务院整个发展的战略,特别是实体经济这几年快速增长,在这种环境下,通过自身改革和改善内部机制取得的。但是在未来来讲,这些银行怎么发展,包括市场结构怎么调整,现在不光是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从银行、证券、保险来说,到底怎么看。一直说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结构问题,但是保险市场这种总量,作为市场经济的整体结构来看,是不是也能够反映一个问题。
现在对于现实需求,特别是金融创新到底到底怎么看,什么叫金融创新?创新什么?是创新只是不断地变成货币的产品?还是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创造更多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的这种服务产品?我觉得在现阶段更主要的还是根据这些需求,多一些服务类的创新产品,不要以为什么CDO、CDS才是所谓的创新,那固然是在金融高度发展过程当中产生的新产品,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社会需求,特别是在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三农这些发展方面,他们的服务需求的多样性,现在是非常高的,怎么满足?通过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来去满足这些需求,我觉得这是现在应该很好的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整体要求来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讲,作为金融整体结构,我觉得也应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所调整。
但是现在怎么来认识现实社会当中各类产品和业务的发展?我还是有点说不太明白,就是说大家都来评论,但是到底应该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去思考,来了一个东西或者是某一个行业有了一些发展,然后就说你的发展怎么怎么样了,影响了当前的什么什么政策,是不是这么回事。现实社会到底你认没认识到这个行业发展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这一段社会对信托业发展,特别是所谓的银信产品,说了很多话。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是怎么看待信托业这么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还要经过很多的历程,就是你条件再好也免不了生病,有的可能还要生大病。生了大病就不治了?那肯定还要治。类似信托公司这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的发展历程,时间并不短,但是它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从它出生那天就不是一个完全具备的条件。然而现在倒是逐步具备了它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但是也还不是成熟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发展应该是怎么去对待它,怎么去培育它。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好好思考的。不能说只站在某一个特定时点上来看待它,特定时点上看问题,要根据政策导向去控制和调整它。但是这并不以为这它的规律发展就是这样的,我们还是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是应该按照这些机构的规律,特别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它的相适应方面来去认识这些事,可能更有利于全面地来认识现在的市场和现在市场上活跃的各类机构的这些发展,对它的问题可能看得更清楚。对于它怎么做,大家都会比较一致的来去培育它。
后面这点是个人的看法,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