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富士康:成本问题由成本解决

来源:全景网 作者:拾禾
2010年11月19日11:18
  某中医曾说,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套用一下,成本的问题恐怕还要用成本来解决,至少在富士康应该如此。

  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8月30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净亏损1.4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的0.19亿美元扩大了6.5倍。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向好,复苏迹象明显,可是富士康的业绩却“逆市”同比下滑,其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时期也仅亏损了2100万美元。

  细读财报,原因自现。

  截至2010年6月31日,公司共录得营业收入32.3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的31.6亿美元增长了2.2%,但毛利率却由去年同期的6.6%大幅度下滑至2.8%,毛利同比下降1.19亿美元。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力资源成本激增。富士康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2.4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34亿美元;雇员总数从11.87万下滑至11.25万,人均员工成本为2160美元,同比上升9.52%。

  IT代工企业利润本来就微薄,而手机企业因自身竞争压力加剧,不断向代工厂商压缩成本。加之“跳楼门”迫使上调工人工资,向内陆城市搬迁工厂等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调整对富士康上半年业绩造成了负面影响。

  IT代工企业的产品成本通常会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任何成本构成的变化都会对企业利润造成一定影响。而当前富士康最需要制定的是战略层面的成本规划。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该企业的战略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各项成本行为。

  除了毛利率下降是由于市场因素影响外,人力资源成本的暴增或许是富士康亟待解决的问题,毕竟“涨薪”仅仅2个月,成本就增加了近1亿元,这不得不迫使富士康在战略层面上另谋出路,或许比深圳人力资源成本低40%的内地二三线城市更加适合“富士康模式”。

  富士康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为控制生产成本,大规模内迁的计划已经启动。

  目前富士康在内地的工厂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今年正式投产的富士康重庆基地,将不自建生活区,将员工工作之外的时间交给社会。

  富士康的内迁也许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控制快速上涨的生产成本,许多制造企业都从战略管理层面出发,将工厂迁至成本较低的地区。

  不过,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值得思考。如今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和原材料成本较高,可是二三线城市近年来的平均工资水平上涨也很快,难道等重庆、郑州、武汉等城市的生产成本上涨之后,工厂再迁移至新疆、西藏等地区?况且,企业虽然将工厂转移至内陆城市,但是这些企业很少有能力把一整套的产业链、上下游工序迁移走,这样一来其采购、运输成本将非常高。

  富士康母公司是鸿海集团,而业内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当一项产品价格下跌到大家都无利可图时,就是鸿海开始赚钱的时候了。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也表示,如果连涨薪的几亿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你也太小看富士康了。

  相信郭台铭的霸气会解决富士康当下最大的成本难题,从而给我国制造企业创造一种新的“富士康模式”。 (来源:当代经理人)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