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声惊雷,资本市场震动。
五部门11月18日宣布联合打击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后,11月19日下午,第一起内幕交易案件被披露。此案中,一位姓刘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
吉林制药年报期间买入该公司股票,获利3.5万多元。
这只是第一个中枪的猎物。针对内幕交易,证监会
近期的打击步步升级,不仅从交易所的第一线监控中锁定异常交易股票的可疑账户,还将日常观察范围扩大到所有可能出“消息”的上市公司。“目前所有涉及重组的公司股票交易我们都在跟踪。”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透露。
但是,在监管层加大打击的同时,“做空”时代下新的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手法也在出现,机构也开始“狡猾”地通过合规程序规避内幕交易雷区,这给监管层的内幕交易核查带来新的难题。
第一个猎物: 玩*ST吉药的会计师 被曝光的这起内幕交易案件主角是一位注册会计师。这也是国内第一例被揭露的注册会计师在限制期内违规交易股票案。
证监会的调查显示,时任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刘某,是2006年吉林制药年报审计工作的项目负责人和签字会计师。自会计师所接受吉林制药委托之日起,至年报公告的5天之内,刘某先后共计买入“*ST吉药”股票1.87万股,卖出后获利35995.96元。
证监会作出的处理决定是没收刘某违法所得35995.96元,并处以1万元罚款。
这位会计师受罚,只是证监会此次严打内幕交易风暴的一角。据介绍,目前还有几起证券中介服务机构涉嫌内幕交易的案件在调查中。
“这一案件发生在2006年,时间比较早,是在后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而案件当事人本身违法情节较轻,涉案金额也较小,如果今年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恐怕就不是这么一个处理了。”上述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闪电打击:“最快一天完成立案” 处罚力度与查处范围加大的同时,立案的速度也在加快。
“目前在调查的都是今年发生的案件。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内幕交易,我们正在调配内部资源,优先保证内幕交易案的查处,其他的案件都会让道于内幕交易案。”上述部门负责人说。
这种速度表现为在盘中一旦发现线索,盘后便立即立案稽查,这个过程最快一天就可以完成,比如
山煤国际案件中,就是交易所在交易时间内发现异常交易,当天收盘后便进入立案程序,到最后认定违法事实处罚,一个月时间完成。
而这种闪电速度,来自于从交易所日常监控系统到派出机构实地调查等多方位监控体系的合力。据上述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二级市场的案件大多数来自于交易所监控系统的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只有一部分来自于举报。
现在的流程是,一旦交易所的监控系统发现某只股票有异常交易行为,监管层便会立刻锁定在此期间交易的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可疑账户,这些账户可能分布在全国几十个不同的营业部,监管层在进行筛选后,便会调动各省的派出机构核查人员对这些账户同时展开调查,此外还要找到上市公司的内幕知情人。然后逐一对这些目标的账户资金来源、个人联系做调查。
在这一体系下,交易所的监控系统成为第一个“把关人”,其中尤以深交所的交易系统最为有名。一位深圳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深交所的监控系统水平比较先进,每个账户的交易情况交易所都非常清楚,经常基金公司对一只股票买入仓位大一点,基金经理就会被叫去“谈话”。
交易所的系统制定了一系列的指标,如果股票出现异常,就会亮起红灯、黄灯等警报,预示不同的情况。
但是仅仅从有盘面交易异常表现的股票上锁定线索,仍然会漏过一大批深藏的“老鼠”,对此,上述监管层负责人表示,“目前所有涉及重组的公司股票交易我们都在跟踪,或者是公司方面有异动的我们都会关注。”
证监会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证监会共受理内幕交易线索114件,立案调查内幕交易案件42其,因内幕交易对16名个人、两家机构作出行政处罚,15起涉嫌内幕交易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射击盲点:难查的“基金之狐” 11月12日A股大跌后,市场对于暴跌原因的传言纷繁复杂。
A股进入“做空”时代以来,股指下跌也能赚钱。但随之而来一些新型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的手法也诞生,比如所谓的“大盘股突击队”,又有传闻称,一些大机构在抛售砸盘之前,预先埋伏空单赚取暴利。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