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上海“11·15”:铲除聚氨酯 另两栋楼接受检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宋冰 王晓静
2010年11月24日01:58

  逾1/3家属不愿公布遇难者名单

  上海“11·15”特大火灾第二次专题新闻发布会昨天召开。截至当天下午3时,58名遇难者中的57人身份已经得到确认,还有1名男性遇难者的身份正在确认中。

  在回答有关公布遇难者名单的问题时,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表示,公布遇难者名单首先要征得其家属同意。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属不愿意公布名单,政府要尊重他们的意愿。目前,遇难者名单已经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调查组。陈启伟表示,遇难者家属如要发布名单、讣告等,政府部门将提供方便。

  善后措施推进

  昨晚,受灾居民安置点之一的胶州路久悦宾馆里,一位带着孩子的老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政府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16日每人发了500块钱,17日每人发了一件滑雪衫,后来街道每户又发了3000元补助金,还领到了10000块钱的社会补助款,今天每人又发了一套棉毛衫。”艺术理论家、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蓝凡向本报记者介绍了最近几天政府的一些善后措施。

  对于昨天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房屋赔偿原则,蓝凡思考片刻后表示:“我希望能赔我房子,省得我还要出去找房子,现在就是要尽快把我目前的非常态生活恢复正常。”

  上海市静安区区长张仁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屋赔偿问题将按照“市场价格、全额赔偿”的原则进行。

  不过蓝凡表示,他个人的赔偿不着急,政府先要安置遇难、重伤抢救的居民,“我们可以等等再赔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受灾居民都比较平静,表现出理解态度。

  着火大楼进行结构安全性检测

  关于同一小区另外两栋楼房的居民回搬问题,发布会介绍,这项工作正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推进,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组织单位对楼房进行外墙清理,已用聚氨酯外墙材料要全部铲除。同时成立专家组进行评审评估,对楼房进行全面检测,尽快安排居民回搬。大楼保温节能工程的后续实施方案将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优化完善。

  陈启伟表示,目前,市建设交通委已根据静安区政府的申请,指定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对着火大楼进行结构安全性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结构稳定性检测和结构性材料检测,检测结果还将经过专家评审,整个工作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结构专家、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刚向记者解释,着火大楼主体结构为混凝土,会比钢结构更坚固一些,根据常理推算,即使是两到三个小时的燃烧,也未必一定要拆除。但最后是否能够继续使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鉴定。

  据杜刚介绍,这些评估鉴定包括,比如需要对着火部分作检查,察看损伤程度以及安全性。特别是混凝土构件着火以后,会容易碳化,从而失去表面保护层。另外钢筋在大火燃烧后也会部分失去承载力,都需要具体检测。

  关于过火大楼,张仁良表示:“按照今后的财产理赔程序,我们要进行受灾居民的财产清理工作。清理工作结束之后,我们将委托上海权威评估机构对这幢大楼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待评估结果出来以后再决定这幢大楼的用途。”

  据张仁良介绍,目前大楼的整个外立面、脚手架、烧毁的门窗以及外墙都存在脱落的危险,有关部门为了更好地保障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近期准备对胶州路和余姚路进行防护设施的施工,以确保今后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关于这项施工,希望市民能够给予支持和配合。

(责任编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