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搜狐企业家论坛2010年会 > 搜狐企业家论坛嘉宾精彩发言

搜狐企业家论坛年会|电影疯狂:众声喧嚣的繁荣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11月25日17:24

  搜狐公司品牌活动“搜狐企业家论坛”2010年会于11月2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由搜狐财经发起,秉承“公益性、公平性、开放性”的原则,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一个论道、交流、成长、互助的新 媒体传播平台。在下午第三场论坛当中,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电影疯狂:众

声喧嚣的繁荣”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主持人:今天下午进行第三场论坛,是有关文化产业方向论坛。题目叫做《电影疯狂,众声喧嚣的繁荣》,有请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知名传媒专家张小争先生。

  主持人张小争:电影行业号称世界上比较大名利双收的行业,同时具有品牌,同时具有社会责任,大家关注一下还是很好的。先请嘉宾上场:

  欢乐传媒总裁 董朝晖

  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董事会联合主席 苏珊

  星光国际董事长 王喆

  幸星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王利锋,签约了巴菲特,做了巴菲特的动画品。

  亚环传媒总裁 魏永刚

  光线影业总裁 张昭

  我们这场议题是《众声喧嚣中的繁荣》,我想做一个简单开场白,电影行业总的来说比较小,但是又比较受人关注。简单描述这个行业的现状,中国电影行业目前可以用三个指标衡量电影行业现状,第一个是屏幕数量,电影院挂的屏幕看到数量大概全国七千多块,电影院不到两千家,我们960万平方公里三千多个县,平均一个县拥有一个电影屏幕。第二个电影行业产品数量,今年备案接近八百部电影,完成应该会超过六百部,数量也不小。第三个电影产业的产值,2010年电影产业产值应该可以接近两百亿,其中票房有一百亿左右,相关产业收入有一百亿,这样描述下来,大家是不是觉得电影产业非常小?其实反过来我再举两个例子,大家觉得不太小了。今年又产生两个电影受人关注的,一个是我们引进大片《阿凡达》在中国达到近13亿,全球总收入超过20亿美金,还有《唐山大地震》票房超过6个亿,总收入应该更多。这样一个企业,我们可以做一个横向比较。今年大家比较关注创业板,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创业板企业年收入应该都在一亿到三亿左右,一部电影票房也是六七亿,也有上十亿,我们行业也是很大的,未来的空间也许会更大,我们接着来讨论。

  第一个请各位老总对自己业务做一个简单描述,以及对电影市场的观点。

  王利锋:我叫王利锋,我是幸星数字科技负责人,我们公司做动画制作,一部分业务是为业内的国内还有国外一些电影,电视做动画电影,动画片,还有包括电影里面的特效。还有一部分业务,我们也在做自己原创的内容,这里面包括动画片,动画电影,还有基于我们拥有IP的动画片或者动画游戏,相关图书之类IP的经营。对于电影这个产业,我们身在产业当中,我个人认为中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现在如果切合这个主题的话,电影产业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在不确定性上面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谁也不知道哪个片子能够火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投资到底最后是不是全部打水漂,不确定性很大。也许因为这个不确定性的存在,所以就使它更具魅力吧,电影这个产业无论是投资,还是制作大家都还是前仆後继,而且越来越繁荣。因为我主要是做动画的,相对于国际市场上来讲,中国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不管是动画片还是别的电影,都还是有相当的潜力。而且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可能也是在一个繁荣的阶段的开始,可能还不是中间,甚至是结束。大概两个星期前吧,我跟张总我们一起还在洛杉矶参加美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合拍公司有一个论坛,里面去了五百多人,当时很有影响的。说明国外对中国电影产业也非常的关心,而且合作的这种意向也非常的明确,整体来讲我觉得还是很有前途的。

  王喆:大家下午好,刚刚主持人讲了电影是一个名利双收的行业,我个人是持悲观态度。我做的电影做了三年,做了三年赔了几千万,中国电影真的繁荣了吗?我个人持谨慎乐观态度,至少我们投资大部分公司没有享受到电影高速增长带来的收入,我想听听各位嘉宾对中国电影的看法。

  苏珊:各位好,我是苏珊,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主要就是希望通过好莱坞一线团队到中国拍中国的故事,然后在全球西方主流院线发行,把中国的内地公司讲给世界。所以我很坚信中国电影行业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因为这个市场是非常非常大。我记得大约是六年前,我在洛杉矶听说一个中国的电影在巴黎获得大奖我就很想去看,结果查了所有的美国的院线,没有地方放这个大片。后来听人家讲,有外语语种小院线在洛杉矶一个小地方,大约是50个座位的小电影院,里面有三个人,看完那部片子之后,我很喜欢这个导演。我就问了另外两位前辈,一个是从广东来的,一个福建来的,他们说也是很想看中国自己制作的电影,但是确实没有地方去看到。结果我们三个人走出来的时候,我自己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为什么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这么多美丽的故事却没有办法在西方主流院线被西方人看得到?所以作为一个华人,我相信在座朋友还有所有网友也是13亿人,我们所有炎黄子孙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我们一定要把中国的美丽的故事,通过电影电视所有文化产品讲到西方,让全世界人共同分享,也是今天我参加这样一个论坛,非常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一句心里话,谢谢!

  董朝晖:大家好,我是欢乐传媒的董朝晖。我们做电影是从去年开始,一年之内我们就一口气做了三部,《大内密探零零狗》,还有小成本电影《火星没事》,还有年底的《刺陵》,我们做电视剧做了十年的,一直在电视台体制下做事情,总觉得市场化不是最公平的,到了电影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电影还是最市场化的,有本事到市场来拿钱,让观众进来,没有本事的话,两三天给你下了,这是我们很激动的,终于做到一个文化产品由市场来做决定的。我们电影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流程,我了解美国的电影票房只是占到所有收入三分之一,票房完了之后是DVD然后收费电视,然后HBO,到互联网,有一个完整产业链可以在普通环节里面收钱的。而我们现在90%来自于院线,院线成了就成了,成了就算成了,像《唐山大地震》、《阿凡达》还是少数的,就算院线成了,单一的固定模式人数到底有多少呢?前一段时间国务院有文件支持中国电影事业,包括一些金融方面的支持,但其实我觉得这个产业链里面我们流失了很多的收费环节,如果真正建立产业链的环节出来的话,可能对中国电影事业才真正是有帮助的。但是尽管这个市场大家觉得很好,但是事实做下来,大家还是亏得比赚得多,但是我一直说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是以这个行业做事来生存的,所以还得继续做下去的,所以我们公司这一两个月之内,我们又开了两部,还是再继续做。谢谢!

  魏永刚:亚环有十几年做电视剧的历史,《铁齿铜牙纪晓岚》就是我们公司做的,进入战略性产业,我们选项的时候就非常清楚电影是最不确定性的产业,我们是联合投资的一部片子,刚刚下档,因为今天来讲这个电影产业,有点像现在站在聚光灯下,中国电影产业也是站在聚光灯下。但实际上它还承受不了聚光灯那么高的温度的烧烤。也就是说中国的电影产业本身因为时间和体制、机制、人才方方面面局限,中国电影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给它定义就是刚刚起步。搜狐财经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就讲我的概念是这样的,可能我们大家对电影产业,我们是抱着一颗热爱的赤子之心我们进入这个产业。但是我们之前也很清楚,我们需要有非常艰巨的,艰苦的工作,才可能最后有结果。实际上问题非常非常的多,作为我们从业者来讲,大家也是很焦虑。但是大家看好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希望中国的电影产业能够跟中国其他的很多产业一样,真正的成长起来。但实际上,我们今天实在是非常非常的弱小。作为眼球经济,全社会又对它太经济,因为这个论坛一开始我是不好意思来参加的,我是谢绝。因为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场合,大家可以去看,我们作为这么大一个论坛,大家把电影单拧了出来,第一非常重视,非常关注。但是恰恰我们在聚光灯下接受所有人的这种考察,实际上我们自身有特别特别多的问题。我想这两年我跟电影产业接触,我觉得整个产业的人,大家都很有信心,希望能够通过大家的努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能够把这个产业做起来,但是路还是非常长。

  张昭:我是光线影业的张昭,光线影业在五年以前,在光线传媒的平台上创立的。可能大家都知道光线传媒是一个娱乐媒体,我们在那个平台上创建了电影公司,之所以要在光线传媒平台做这个电影公司,我们首先把电影看作是大传媒的一部分,属于大传媒的概念,特别是从资本角度去看。四年半时间,95年底设立,96年投资第一部电影《伤城》,到今天一共运作25部电影,平均一连五六部,还是有一些成绩,盈利项目大概在75%,也有亏的,但是大部分是挣钱。原因非常简单,三个关键点:第一个,我们首先是从发行开始,我们认为可能投资发行模式,其实就是好莱坞大的制片厂的模式。第二个,我们一直坚持商业类型片,如果类型不清晰的电影在我这儿是不会批的。第三个,我们一直坚持的国际合拍的路,80%、90%的电影我们都是和香港或者亚洲其他国家进行合拍的。我们认为如果把海外市场看作是一个中国电影市场边际效应的话,这个边际效应现在对中国电影亏损和盈利还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多讲一句,反正这个公司到今天,今年占市场6%、7%吧,这个公司从零开始一直保持百分之百以上速度在增长,但是我也试图把这个增速控制在百分之百,不要太快。现在已经布局完的2011年的项目,应该占到市场占有率应该在12%左右,我们就是每一年这样一个稳定的增长。我之所以来这个论坛,我喜欢张朝阳起的这个主题,现在的繁荣确实是一种喧嚣的繁荣,所以我说繁荣与喧嚣,布局与无垠,电影真正进入产业化进程的时候,怎么布局,对于一个产业或者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就变得非常关键。

  主持人:在座多半都是企业界人士,以及媒体,大家如果作为投资者来看待,电影行业今年流行一句话,大家炒楼炒股票同时又在炒电影,主要指电影数量一下从三四百部,增长到八百部,电影院屏幕每天增长一到两块,电影院确实人山人海,我们票房每天都是捷报,我想各位看一下,我们电影行业投资机会,以及刚才也说泡沫还没有开始,大家对这个问题再深入讨论一下,电影行业在泡沫之下,在很多亏损情况下,个别的投资机会,大家如何分析看待的?

  王利锋:泡沫是永远存在的,任何一个产业尤其高速发展的时候是必须有泡沫的。大概00年的时候在世界经济论坛上面,有一个记者问比尔盖茨,说现在互联问你觉得到底有没有泡沫?但是比尔盖茨回答说,你这个问题问得不对,这个问题不应该是说有没有泡沫?有没有泡沫大家都知道。而是你应该关注的问题如果有泡沫的话,在这么多的钱往里面砸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能砸出来一些好的东西?00年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有google,那时候阿里巴巴刚刚成立,当时有类似的关注,这么多钱进去,它一定会出来一些新的东西。无论是在技术上面,服务上面一些创新的东西,最后成就一些伟大的企业,或者是一些伟大的作品。泡沫我觉得永远都存在,现在房地产有泡沫,现在蔬菜、大蒜都有泡沫,这个是经济的常态。任何一个产业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亏钱很正常,本来应该只有1%—10%的人挣钱,在任何一个产业里面,这一点是正常的。最关键的以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和一个什么样的思路才能使你成为那10%,而不是那90%。电影作为一个产业一定会发展下去的,毛主席说个人事物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中国一定会出来中国七大制片公司,会有中国迪斯尼,会有中国华纳,现在包括华谊兄弟上市了,连续推出成功的作品。同样在这个产业里面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包括还有一些新的思路,包括张总提到的我们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走国际合拍这个道路,是不是一个思路?中国目前制约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盗版的问题。这一点任何一个文化产业,内容产业,还有知识产业,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是最严重的问题,但是也不会遏制整个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乐观的,但是并不觉得这条路,或者这个产业容易做,我也不觉得任何东西容易做,否则我就去做了。

  主持人:最近有一个新闻报道,幸星动画购买巴菲特版权,简单用一两句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利锋:在美国有一个朋友做动画的,他认识巴菲特,有一次跟我说巴菲特想做动画,我说为什么想做动画呢?他说老人家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对于钱的一些个人的观点,比如说人应该如何对待钱,应该如何赚钱,应该如何用钱?希望把这些观点传递给青少年,这是孩子,想留下去。巴菲特同志也列了很长的清单,他想传递给孩子们的信息,我朋友当时找我们,因为我们公司当时做外包,收点制作费,挣点零花钱,我说这东西不错,我们一起来投资吧,现在手里有点钱。这样变成一起来把版权买下来,然后来投资这个片子,这个片子基本上就是巴菲特带着几个小孩,这几个小孩还是学生,他们班级春游没钱想挣一百人民币,当时开了一个卖汽水的摊子,但是不挣钱,就去找巴菲特怎么挣钱?为什么我去投资经营这个东西?一是我觉得这个本身比较有意义,就像电影一样,动画片也是各色各样的,而且也是良莠不齐,这种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而且又有比较高的娱乐价值,这东西我愿意去做,我相信它具有长远的生命力。我们做了这个之后,现在在国际上,包括国内,现在卖得还可以,我们基于这个IP,现在又在筹划动画电影,还有网络游戏。就是希望既然知识产权在我们手里,我们就一整套的策划,甚至包括周边产品,图书,整个一整套的东西,是这样一个背景吧。

  王喆:这个行业除了钱不缺,什么都缺,我们电影缺很好的创意,目前正在拍《鸿门宴》,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在于导演和演员的问题,大家只看到表面一种繁荣,其实我们的演员成本逐渐在增大,远远大于每年电影增长率,中国找演员男的,女的不超过五个人,所以现在很难计划跟很难去实行,因为要等导演演员档期。我想中国电影真正的繁荣,可能除了这些方面之外,最大的我们那些演员真正成长起来,我们导演成长起来,可能电影才会真正繁荣。这个行业真的是不缺钱的,中国电影大家谈到增长率,每年增长40%,美国一年又20亿人次看电影及日本两亿多人,我们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中国电影真正要成长,除了做电影人要提高做一些精品之外,还有整个版权保护,关系整个经济发展,关系人本身素质发展,这个电影才能繁荣。《花木兰》上映12天有八亿,如果再有几天时间就不那么平手,就不亏钱了,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主持人: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有苏珊博士的参与,长期做中美文化交流的项目,给我们分享一下。

  苏珊:刚刚听几位朋友一直谈到中国电影赔钱,会不会泡沫?我听起来觉得挺悲哀的。因为中国13亿人,光讲中国的市场,如果电影还存在泡沫的话,全国市场没有用泡沫来讲,全国文化产业至少40%跟电影相关的,这么大的市场趋势,不应该讲市场的泡沫,应该讲我们视角,换一个思路看中国的电影。七八个月前我刚刚到中国,方方面面的事情,希望我能够在全球做一个调研,主要的主题是西方人,究竟是通过什么来了解到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最后通过了八个多月时间,在13个国家,采访了大约一万四千多人,最后得的结论是80%人是通过像CNN,ABC等等西方几大主流媒体了解到中国。几乎没有人通过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了解到中国,当然还有通过网络等等。真正通过中国我们自己电影人,我们文化人,包括我们传媒,了解到中国故事和中国的文化的,包括中国本身现在发展的平台,几乎没有。后来推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都是基于世界主流市场做的大的调研,了解中国需要另外一个视角,一个呈现我们价值的方式,去和西方的主流社会去对话。要人们了解和认同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从而使我们东方的文化魅力影响更多的人,可能这个世界才能更加和平。作为一个电影人不仅仅拍一部片子,赚多少钱,只要有价值就能拍下去,赚钱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使命和视角是什么。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魅力。刚才说要通过好莱坞讲中国的故事,也不仅仅在说,目前预计两个片子,一个是明年暑期档在全球公映的,也是通过华纳平台在全球放映,和青少年滑板题材有关的。还有明年圣诞档全球放映也是中国内容的。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古老的功夫有关的故事,都是好莱坞一线团队,像传奇影业,华纳,非常顶尖制片人,还有导演,我们的功夫大片导演就是《木乃伊》的导演,通过西方有话语权的人,市场的平台,还有这位先生讲的主创的团队,把他带向世界。当然我相信中国13亿人我们有特别多的电影人才,也一定可以讲出更有魅力的中国故事,就至少目前来说要证实现实,记得借着好莱坞阶梯先把我们故事讲出去,另外通过这样一种合作的方式,培养更多能够在世界包括在中国讲故事的电影人才。从制片、导演、摄影到所有的主创团队,不只是看票房的成功。票房失败就失败了,因为没有办法融入整个电影行业在世界范围这样一个游戏规则,刚刚这位先生讲的,实际上真正电影票房一般平均好莱坞在35到45之间,其他几乎在65左右,应该是后续的衍生产品,通过两到三年能够收回来。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的票房怎么样?我才会去投资的话,或者只是看中国的市场我才去投资的话,可能就会失掉很多的机会,把中国电影繁荣时间表又要拖后了。所以我想在此也希望呼吁我们中国的无论是喜欢投资电影的投资人,从业电影同行还有朋友们,包括希望参与做电影的,我们所有在座的网友,还有我们更多的中国的朋友,能够从几个层面来参与,首先就是电影本身是个行业,所有行业都有所有行业的规则,首先要有市场。如果说这个电影我在拍之前,对于它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中国人的市场,世界西方人的市场,还没有一个完整把握的话,就去投资,那就很盲目的。因为没有人为你的投资买单,就相当于在一个巷子里没有灯光去行走,永远不知道路在哪里?所以要有市场。我这么多年一直做的事情,好莱坞希望能够打通西方主流,我们叫发行渠道,院线,对于中国的故事的一个认同。

  所以第一步我们走的要好莱坞走进中国,同时带着中国的故事走向世界。最近有两部大片的计划,另外时间表上未来两年还有大约六到七部好莱坞大片的计划,但是都是中国的故事。通过好莱坞的主创团队,通过70%资金来自于美国和好莱坞的境外的资金,30%在中国制作的资金,我现在是希望由我们中国的合作伙伴来参与,原因是只有参与了我们才能保证高效的完整在中国的制作,后期才能在好莱坞来打我们这张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制作,叫制作基地,最后是全球发行这样的一个完整的组合。

  第二个要素除了有好的市场,就是资本的组合,目前我自己的感觉,在中国希望做电影差不多也有三、四年的时间,感觉到很多人一说投资,好莱坞来做的中国的大片,中国故事题材的大片,第一个困惑就是我在中国能不能发行?在中国发行了票房怎么样?很少有人跳出中国看全球的市场。像我们在华纳兄弟这样的大院线发行,比如《功夫》这部大片很多人看到只是中国市场,最后没有办法只有用境外资金做中国这样一部大片,来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本来中国投资人、电影人参与的机会,因为很少有人能够一步到位去理解我要做什么,我要把中国电影快速的一步到位和世界和好莱坞电影模式去融合,确实很漫长的路,还是有一点难度。现在走另外一个捷径,用境外资金境外团队来中国,讲中国的故事,到国外去。希望在座朋友通过这样一个论坛,使更多人了解到中国电影真正的繁荣必须首先要有世界的市场,中国的市场加世界的市场,中国的资本加世界的资本,同时中国的人才加上世界的人才,有了这样三个要素,我相信中国电影不会有泡沫,更不会有我们想象的有箫条,一定是十分的繁荣,而且期待着好莱坞真正的新家应该是在中国,世界电影应该是中国来制造,让我们一起期待。

  董朝晖:我觉得谈泡沫,我觉得还是有点严重了,因为我觉得任何的事情都有一个过程,包括我们本身以做电影专门做这方面事情,我觉得也是一个交学费过程。现在总体大方向来讲,我想有几个大方向的东西是非常确定的。比如第一就是观众,对观众来讲现在在很多大的一线城市,年轻人看电影,从不愿意进电影院,到现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很多年轻人习惯每周看电影,每半个月看电影,我谈恋爱都要去看电影。这个市场,包括消费群体形成的这种模式我觉得已经形成了,而且是一直在增长的,市场本身,先不说全球市场,本身在中国的市场,这是一个好的方向。

  第二个电影院,随着屏幕的增长,我们一直在说中国在这个环境之下做硬件,中国人做硬件是最厉害的,从原来建钢厂,一拥而上,到最后还是过剩了。现在我想是同样的问题,现在所有地产做电影院,一个地产项目一堆做电影院公司进去抢了,电影院建造速度,我觉得硬件建造速度,我做内容的人我是一点都不担心,我觉得那个太没有问题了。未来还是内容为王,渠道慢慢在建立,但是很快的内容要出来。现在随着观众越来越挑剔,我们遇到一个瓶颈,其实我们主创团队是有一定问题,现在所有主流,或者一线几个导演演员,创作团队还是很紧缺的,包括后面的团队的培养,有没有类似的主创团队还是有比较大的问题,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本身团队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包括我们做电影的,我们对电影的认识,怎么做电影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我们现在也在做尝试的,我们认为其实好莱坞的团队,我刚刚在说好莱坞团队,我们现在做电影,其实我们没有想说我们电影能到全球市场,能把中国文化放到全球市场去,但确实现在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好莱坞团队没有我们想象那么高不可攀。现在中国经济实力各方面,我们没有好的摄影,没有好的编剧,我们自己的故事如果按我们的编剧去想的话,可能他们想象的是这样,我希望我们的故事如果好莱坞用他的编剧去想象,想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们原来想象起码做电影,好莱坞编剧可能很贵吧,好莱坞导演可能很贵吧?我们都接受不了。但是我认为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我觉得直接可以拿来,把他们团队拿来用,我们怎么来最快的时间提高我们创作水平。这些东西我认为都是一个过程,包括我们现在广告客户也是一样,包括去年做的三部电影,我们面对很多广告客户,包括今年做电影的时候面对广告客户态度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很多广告客户把很多重要的广告投在电视上,但是现在大家知道看电视人可能是两级比较多的,真正的中间消费群体现在都在互联网,在电影院,所以现在广告客户也意识到电影的价值,不管是影院贴边广告,不管是植入广告,这些价值都体现出来了。现在整体还是非常向好的一个趋势,当然这些东西我一直认为,做一个电影项目是一个整合资源的过程,整合好的演员、好的导演、好的题材,是一个整合很重要的过程,所以需要人做电影制作的时候不是简单拍一个电影,而是这个过程里面把电影这个产品延伸出来的元素,从一开始创意这个电影的时候,就已经把它设计进去,到最后真的产业链的摄入,把这些所有价值开发出来。这是一个过程,包括去年我对做电影的理解,跟今年这个时候对电影的理解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因为交了学费了。我想国家,我们这个民族都一直说我们很自豪,我们跳跃式进步,我们很多东西是跳跃的,我想应该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吧。只要我们坚持,我觉得市场很快也会做一些调整出来。最主要的我觉得是渠道,也会慢慢的打通,也会畅顺,谢谢!

  魏永刚:没有足够多的量就一定不会有足够高的质,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因为我一直讲中国电影真正的从产业化的概念来运营,实际上也就是五六年,我们基本上现在还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但实际上从国际市场来讲已经完全是一个成人了。整个市场是用一个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刚才讲为什么需要足够长的时间?但是从产业本身来讲,我觉得它的发展第一是有规律的,有些东西是不能逾越的,学费必须要交的,人才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我们做了几部片子之后,发现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短缺,不是一般的缺,是特别的缺,这个人才不仅仅是编剧、导演、演员,包括制片人,包括监制,包括发行人。在中国首先没有足够数量的这样专业的人才。

  其次,有足够高质的,比如说冯小刚这样的导演有几个,大家可以数出来,产业发展当然有很多因素。投资相比于我们热钱高非常非常多。大产业来讲,中国电影当年老讲有当年的辉煌,但实际上今天我们面对一个全球化的竞争,前面讲了地球村,《阿凡达》一部片子在中国是13亿,占多少呢?占今年的票房预计13%,我们还是非常非常弱小的,这个阶段一定是需要有更多资金进来,能够支撑,能够给这个产业有巨大的支持。第二,需要这个产业本身的努力,刚才讲到了走出去,请进来,我觉得这个都是很好的方法。但是最最重要的,人才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这个讲78班,从他们82年进入社会,到现在是18年,十几年培养出来一代著名的导演,可能我们现在一直讲中国电影黄金十年,我觉得现在在黄金十年的前黄金十年,当然自己跟自己比有40%增长率,但是等到中国的电影产业我们不是一百亿,我们是中国十个,二十个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总额,我们有一百个过亿票房的导演,那个时候可能真正进入黄金期了。

  张昭:把这个产业拆得清楚一点看看哪个环节上有泡沫这是比较重要的。很多人碰到我说电影公司,电影这个产业里面有很多种公司,在哪个环节上,是院线公司,还是发行公司,还是制作公司,还是经纪公司,还是电影广告公司,还是后产品公司,产业链是很长的,所以才是一个大产业。如果有泡沫的话,整个产业的人都要去想的一个问题,院线有没有泡沫?目前还没有,中国还有太多的观众看不见电影,很多县城里的人要跑到地级市看电影,我觉得对这个谈不上泡沫的。第二发行公司有没有泡沫?现在真正中国的专业的电影发行公司,只有很少的几家,一年产出几百部电影进入影院大概40%,两百部都不到,产了五百多部,没有专业的发行公司进行区域化分众的运作,所以在发行行业也没有泡沫。之所以光线这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我们是从发行行业做起,现在大家对我们有太大需求,天天给我打电话说帮我发行影片太多,所以这个环节没有泡沫。什么环节有泡沫?我觉得制作有泡沫的。2010年6月31号电影局立项要拍摄的影片1800部,这个1800部是没过两年期的。但是我们有没有供1800倍使用的导演、编剧、演员有没有?没有。所以我也比较同意几位老总说的这个环节是有泡沫的。一说电影所有的眼光都在导演、演员,娱乐资源上面,如果是这样,中国的电影产业永远是个娱乐产业,其实中国电影要变成产业化的真正的核心是要把自己和娱乐产业剥离。

  大家去研究一下50年代末电影制片厂不能够再拥有经济业,就把电影制片厂投资发行公司跟艺人经纪行业剥离,反垄断法,并不只是为了追求社会商业的公开,用得好会促进每一个产业环节的发展。中国有一个习惯,就是小而全,光线为什么不做影院,我说能不能回答我IBM为什么不做软件?我们是为了解决甲方乙方心理平衡问题,做了太多甲方,想做乙方,做了太多制作发行想做影院,是不是接下来建万达,去建商场呢?每个产业链要分得很清楚,我个人的观点,这次刚刚参加电影代表团去美国,隔了一星期去台湾金马奖回来,看到台湾电影产业怎么茁壮成长的,我觉得对于每个产业链上商业模式的划分,和每一个产业链上的投资,我不知道底下做的是不是都是对投资有兴趣的?你们应该去投资产业,整个产业不能够变成项目驱动,产品驱动,而要变成消费者驱动。我们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刚才讲最短缺创作人才,其实最短缺是为13亿人口提供电影观影的服务。这几年做了很多小片子都挣钱《斗牛》《气喘吁吁》搜狐也投资了,也挣钱,你要把这个产品的东西提炼出来,告诉消费者,就你们这些人,可能看这部片子还有点意思,让他物有所值,观影价值物有所值,解决这个行业亏损问题最核心问题。然后你的投资要投物有所值的东西,不要去大家都是大片,肯定死得很快。搜狐财经记者采访我说为什么喜欢这个题目?我就说现在是很繁荣,但是这是喧嚣的繁荣,繁荣于喧嚣之上,不绝于无音之中,未来十年中国电影行业会发生几件大事。第一个会出现像美国六大公司一样巨大的投资发行公司,不是制作公司,所有制作公司都是以精英人才为主的小公司,只有小才能做精品。中国可能出现五大八大这样的公司,到十年以后根据现在增长率,十年以后中国一定有电影发行公司已经进入美国前六大之列,他们不过就是七八个亿一年头,这是第一件事还会有公司把发行网络铺向海外,这是值得投资的一件事。

  第二件值得投资的事就是跟美国的合作,不要小看这个事,未来十年这是一个大行情。因为这个会让中国大市场和海外这个大市场接轨。然后对中国电影制作质量有非常大的提升,这可能是未来十年大方向。

  第三件事,电影不再以电影产品为核心,而是以它的IT权益为核心,一旦你以IT权益为核心,就可以迅速向电子读物,像E—BOOK,像主题公园迅速延伸,这样才能感受中国票房只占50%,其他的收益中国电影占到50%,从投资看这三个事值得布局。

  主持人:各位老总应该都在从事电影行业,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如何看待这个简单问题?

  王利锋:我跟在座诸位多多少少有合作,因为我们做动画嘛,竞争短期之内看不到,现在也没有计划投资试拍的电影,我们还是一个以动画为核心的制作手段的公司。

  王喆:中国的电影不是竞争而是合作,所以大家能够团结起来把这个市场做成一百亿,两百亿,三百亿我们才能真正赚钱。

  苏珊:全球的电影我相信也没有竞争,应该更多是合作,只要有市场,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参与。所以我也希望以后我接下来要主持的几部大片也是和好莱坞合作的中国故事的大片,希望我们在座所有朋友几位,包括我们所有在网上的朋友,我们一起来参与。祝中国的电影尽快的和世界融合,成为世界真正的胜者,谢谢!

  董朝晖:现阶段我觉得中国的电影还是需要整合更多种不同力量的资源放在一起做,因为不同的公司还是有不同强项的地方,所以我想整合在一起,然后一起把这个电影这个产品做得更好,起码是现阶段大家互补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魏永刚:因为大家都在这个市场中,我觉得实际上既有联合,又有竞争,这应该是一个常态。比如我们刚刚做的《西风烈》有六家投资商,大家都是专业的电影制作公司,华谊负责国内发行,联合实际上大家能够各自发挥各自优势,但是因为甭管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哪个类型?最终都要经过这个市场,一定还是要有一个竞争关系在这里面。但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讲,比如分析今年《西风烈》档期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结论。缺少强有力的片子的激活,《西风烈》在这个档期是两周的周冠军,但实际上这两个月份冠军全年来说很弱的档期,因为没有更多的好片子来。贺岁档,包括暑期档,因为有特别多好片子,大家一起来激发这个市场。在一个阶段电影成为每天一定要交流的话题,大家自然而然就进了影院了,这个是联合,有竞争有联合这是一个常态。

  张昭:绝对没有,我们是一个服务公司,一方面服务于消费者,我们在全国50个城市都开了地面发行的办公室,乌鲁木齐已经有了,小到湛江,都有,15块钱,20块钱,30块钱一定要物有所值,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反过来讲也是为所有片商服务的一个平台,当然我们自己也制作影片,但是我们这个制作更多的时间向IT这边,未来向产业裂变在延伸,我们严格上来讲不是一个制片公司。

  主持人:讨论来讨论去,大概电影行业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的讨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892。

(责任编辑:思涵)

搜狐财经

1144粉丝

关注

竹萧寒依

479粉丝

关注

财经频道

403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