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的投资需求相当大,所以基金的发展空间大。不过在金融海啸之后,香港证监会对于公募基金产品的态度一直小心翼翼。
热钱正涌入不设防的香港,内地基金公司也推进了布局香港的速度。
11月25日,海富通基金的全资子公司海富通资产
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开业,注册资本为6000万港元。海富通基金总裁田仁灿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在香港有3亿美元的QFII额度,预料最快明年上半年推出一只互惠基金。海富通资产管理(香港)公司总裁罗念慈也透露,明年内计划推出人民币债券基金。
近年来中资金融机构纷纷落子香港,南方基金和易方达基金2008年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大成国际、嘉实基金、华夏基金等也在2009年成立了香港分公司。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对本报记者表示,“内地基金在香港子公司的策略基本上是稳步推进,而不是快速拓展。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到现在仍以做私募为主,公募做得不多,只有零星的ETF或者与内地市场相关的产品。”
落子香港仅是起步
海富通基金公司是法国巴黎投资(BNP)与
海通证券的合资公司,10月27日获得香港证监会正式批复,核准开展第四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第九类(提供资产管理)业务。
田仁灿透露,香港子公司会先做私募,因为不需要审批,而公募则需要报备以及铺设分销渠道。他表示,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一只公募基金,可以通过卢森堡设立基金,并在欧洲或香港销售。
黄王慈明表示,内地基金在港子公司由于初到海外,不熟悉法规和市场情况,需要经过一个热身阶段。私募针对的客户群较小,合规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小。如果要做公募,门槛相对较高,在管理、法规、品牌上的工作量都很大。
“在香港,基金销售渠道的竞争非常激烈,以银行为主,即使是一些大型外资基金公司想利用香港的银行销售渠道,也不容易。”黄王慈明说。
香港的基金业竞争激烈,除了有来自海外的各类型国际基金公司,内地主要基金公司近年也纷纷落子香港。根据香港证监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香港基金管理业务合并资产按年大幅回升45.4%至8.5万亿港元,2009年,内地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总值达1547亿港元,同比增长70.1%。
热钱刺激基金投资需求
谈及竞争对手,田仁灿表示,由于海富通是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其股东BNP的国际背景以及对内地市场的熟知,比外资公司或其他内地基金公司要有优势。海富通基金拥有的QFII额度超过200亿元,QDII额度超过10亿元。BNP的QFII额度的客户,也会找海富通做咨询。截至近年9月底,海富通基金的投资咨询业务规模超过230亿元。截至本年第三季末,海富通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达420亿元。
田仁灿透露,“海富通的QFII海外客户,包括主权基金、大型保险公司、家族资产等。在国内大家看好大的基金公司,越大越好。而在海外,投资者会看重公司特殊的长处。”
根据香港证监会提供的数据,香港管理的内地资产总值比2008年时回升17.2%至750亿港元,相当于截至2010年3月底向QFII批出的总投资额度的约15%。在这些内地资产中,超过50%投资于香港,约20%投资于亚太区,其余投资于北美及欧洲市场。
香港也是内地公司接触全球金融市场作业方式的平台,截至2010年3月底,约有43家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了合共127家持牌法团或注册机构,其中:13家内地证券公司设立了44家持牌法团,6家内地期货公司设立了6家持牌法团,6家内地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了6家持牌法团,4家内地保险公司设立了5家持牌法团。
罗念慈指出,在预期美元疲弱的背景下,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汇制度,从汇率产生的流动性溢出效应比内地更大,为香港的资产价格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
一位香港基金业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的投资需求相当大,所以基金的发展空间大。不过在金融海啸之后,香港证监会对于公募基金产品的态度一直小心翼翼。
(责任编辑:姜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