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钢材

77家大中型钢企10月利润显著改善 有望破千亿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0年11月26日03:55

  分析人士称,“十二五”首年盈利仍将面临较大压力,走出“微利时代”还靠结构调整

  协议矿价的下降以及钢价的上升,让钢企四季度日子好过了不少。昨日,来自中钢协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10月份实现利润超70亿,这一数字达近几个月来单月利润的最

高点。

  不过,中国钢铁业远未到乐观的时候。据分析人士预计,鉴于目前铁矿石价格再度高涨,明年初铁矿石季度协议价格还将回升;此外,虽然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钢铁业短期仍面临着较大的产能压力,因此钢企的利润率仍将处于较低水平。

  77家钢企10月利润70亿元

  除了10月份实现的利润为近几个月的高点,同样来自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8月和9月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分别在28亿、38亿和58亿左右,前三季度实现利润6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05%,企业盈利总额有所提高。

  此外,据悉,今年第四季度,钢铁企业的利润水平会处在一个相对高位的水平。截至到今年底,预计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可实现利润在1000亿左右。

  “一是靠资本的推动,靠电子交易和期货的推动,钢价有所上涨。再就是四季度协议矿价有所下降。”昨日,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但她同时表示,前期钢企利润较低,因此“虽然说近期钢企的利润有所抬高,但其实也并不多高。”

  公开数据显示,虽然今年前三季度钢企盈利有所提升,但今年1-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仍只有2.84%,8月份当月销售利润率一度降至1.45%的低水平,9月份钢铁行业利润率进一步下探至1.16%,大大低于我国工业行业5%左右的平均水平。同时,与2008年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6.8%的销售利润率相比,跌幅也超过了50%。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中国钢铁业仍然徘徊在微利时代。

  将临铁矿石、煤炭、环保税三重施压

  事实上,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虽然钢企10月份乃至4季度盈利情况有所好转,但明年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来自兰格钢铁的数据显示,虽然2010年下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的量在下降,但是进口均价却扶摇攀升,其中2010年10月份进口均价已经达到146美元/吨,直逼2008年8月份金融危机之前的矿价水平154美元/吨。

  “季度定价参考的是前三个月的现货价格——所以到明年一季度外商的要价,参考的就是今年9-11月份的现货价,它相对6-8月份肯定会有一个涨幅。”张琳道。

  她同时担心,在目前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国际市场游资大量增加,在国际金融期货市场寻觅投资投机机会,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还将有可能进一步攀升,也由此将进一步增加本已利润率低下的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成本负荷。

  “除了铁矿石,煤炭进行资源税改革,也会产生成本压力。”张琳分析道。

  有关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消息在业界传得沸沸扬扬,据称年内改革方案有望出台,征税方式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拟定3%-5%。而如果税改得以施行,首先可能带来煤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并由此刺痛本来就成本高企的下游钢企的神经。据相关统计显示,焦炭在钢铁初级冶炼过程中所占原材料的比例约达20%~30%。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透露,“十二五”期间有望开征环保税,并正在继续研究开征碳税。无疑,对于环保指标整体上比较落后的钢铁行业来说,若环保税和碳税开征,企业的成本压力因此将进一步抬升。

  走出“微利时代”还靠结构调整

  “一方面有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在推进节能减排,但库存没有往下减的话,往后可能维持这个状态,钢价上涨的支持动力不是太足。”张琳表示。

  来自齐鲁证券的分析报告则指出,一方面,考虑到行业的投资周期,钢铁行业2011年产能投放依然存在较大增量。据其统计,2010年钢铁产业有效产能增长仍约5000万吨左右。另一方面,落后产能淘汰能否顺利实施尚存变数。目前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仍以行政推进为主,且地方和中央政府在利益上的诉求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因此预计国内的实际产能淘汰进度要低于目标。综合两项因素,保守估计2011年钢铁新增产能将达2200万吨。

  而在产能仍有大幅增长的同时,齐鲁证券还认为,随着明年全社会资本开支增速将逐步放缓,钢铁将进入钢铁需求的平稳时代。

  “虽然2011年供需环境较2010 年有所改善,利润水平有所提升,但钢铁行业仍将是供求失衡的局面,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对此,齐鲁证券分析师笃慧总结道。

  “还得看结构调整。钢铁业仅靠规模增长就能取得效益的时光不会再重来。”对于钢铁业如何才能实质性地走出“微利时代”的问题,张琳表示,对于钢企来说,一是要积极推动产品升级,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另一个是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钢企单纯做生产这一块,效益提高不到哪儿去。”她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宝钢,其在国内同行业中利润率一直名列前茅,就与它一直积极与下游行业形成战略联盟有关。,“譬如最近它又跟日本的三菱商事结盟,共同开发新能源和环境等领域。”

(责任编辑:姜炯)

证券日报

154粉丝

关注

财经频道

296粉丝

关注

搜狐囧囧

289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