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近九成中药材涨价中成药企业面临限价压力

来源:东方早报
2010年11月26日00:36
  自今年上半年西南地区大旱引发价格大涨以来,中药材价格越涨越凶。“9、10月份涨得凶,9月份前卖0.38元/10克的板蓝根现在已经卖0.63元/10克。”上海雷允上药城总经理张秀芬一说到中药材涨价直摇头。她感慨,受市场价格影响,上海雷允上药城今年已经更新过数次调价单, 最新的一次调价是9-10月,所售药材中有九成价格上浮。

  “涨得凶的都是常用药,比如太子参这次价格从1.08元/10克涨到1.41元/10克,但还是常常断货。”张秀芬介绍,药店里的零售价格都是由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定价报上海物价局审批的,而上游原材料则是“市场定价”,特别是太子参,常常价格倒挂也进不到货。

  张秀芬介绍,目前上海雷允上药城的销售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药材成本的上升已经直接导致冬令膏方涨价两成,去年均价1300元的膏方,今年涨到1500元左右。至于属于国家定价的中成药,价格目前还没有明显变化,但中成药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已遭到挤压,部分中成药或从市场上消失。

  从十年一变到一年十变

  中药材近两个月的涨价已经是今年的第二轮猛涨了。实际上,从今年年初以来,受气候反常因素影响,三七就开始领涨中药材市场,年初三七(120头)每公斤不足100元,飙升到目前每公斤350-450元不等。

  中药材天地网市场价格指数显示,过去一年间,指数从2000点左右暴升到4000点以上。“原来十年一变的中药材价格,如今已是一年十变。”中药协会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段时间,价格上涨涨幅之大、品种之多、波动之快已经创下了10年纪录。

  中药协会药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有28%的中药材品种涨幅在51%~100%之间,涨幅在21%~50%和101%~180%之间的占22%,涨幅在181%~300%的占6%,涨幅超过300%的占2%左右。

  根据价格指数波动来看,今年中药材价格上涨大致从3月开始,到6月有小幅回落,7-8月平稳波动后,从9月又开始了新一轮上涨。据中药协会的最新数据,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10月份共有459个中药材品种价格上涨,占总量的86%。

  从单个品种来看,一年时间里,太子参在宣州的统一价涨幅达612%,每公斤售价265-280元。五加皮上涨536%,补骨脂上涨500%,山栀子上涨了360%,北沙参涨了306%。

  涨价四大原因

  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中药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异常天气影响,多数品种产量大幅下降;二是多数中药材生产没有恢复,产量进一步减少;三是通胀造成整体物价抬升;四是游资加入囤货,成为药材上涨推手。

  以太子参为例,该药材主产区福建柘荣年初先后遭遇寒流和降雨气候,另一主产区贵州施秉县也接连遭遇干旱和阴雨天气,全年产量预计将下降30%。不仅如此,太子参今年的库存仅剩下60-100吨,但仅用于药厂投料就需要超过900吨的太子参。

  “减产是诱因。”中药批发商刘侠(化名)平时主要到产地去进货,他说,很多药农看到药材价格上涨,开始惜售,期盼着更高的收购价。

  不过刘侠表示,近期涨幅太过离谱的药材品种,可能有游资炒作。

  中药材业内专家傅青主认为,中药材流通中间环节过多,从产地到批发、经销、零售层层加码,给资本的介入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渠道和温床。据信,中药材市场先后被资金介入过的品种有:枸杞、党参、当归、黄芪、香料、辣椒、三七、田七、太子参等。

  中成药企利润遭挤压

  中药材的频频涨价给相关公司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根据Wind统计,整个医药生物板块今年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2%,而其中的中药板块销售毛利率的提升幅度仅有0.2%。

  原材料价格上涨是销售毛利率上涨乏力的主因之一。以三七为例,三七是云南白药片仔癀、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等知名中药的主要原料。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用三七做原料的中成药品种超过300个,生产厂家千余家,其适用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中药生产企业。而今年三七价格的飙涨几乎给所有的相关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中成药企业除了要面对原料上涨压力,还面临药价下调的风险。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近期还将调整基本药物价格,307种基本药物中大部分的价格可能都要调整,调整幅度最高或达15%。

  一放一限之间,处在夹缝中的中药企业困难重重。

  中成药的成本主要由药材价格决定,最高零售价难以随着药材的涨跌而及时调整,很多企业只能减产或停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杨金坤此前透露,目前至少有120多种中药饮片因原料价格疯涨而停产或减产。

  “中药材原料价格的持续上升,让公司没有动力继续生产一些成本倒挂或利润微薄的中药。”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弘透露,公司两款广为使用的中成药板蓝根冲剂与感冒退热颗粒已经停产了。他还透露,随着原料继续上涨,雷允上的经典药品“珍菊降压片、复方丹参胶囊”等可能面临减产的预期。
(责任编辑:姜炯)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