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尹明善直言力帆股份“上市太晚”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10年11月30日00:08

  尹明善再次被镁光灯汇聚。

  11月25日9时30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帆股份”,股票代码:601777.SH)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盘交易,以19.90元开盘,涨37.24%,当日以17.87元收盘。力帆股份董事长尹明善轻松迈入百亿富豪阵营,力帆也成为首个

国内上市的民营车企。

  而在之前的这一周,数家媒体从所在城市自发前往重庆,要求见尹明善一面,热情不减于其8年前从政、5年前造车之时。

  11月22日,在力帆办公楼的小会议室,71岁的瘦高老人依然精神饱满,言辞中引经据典,带着民俗味道的风趣。

  IPO申请获批后,尹明善家族的财富开始备受瞩目,有人都开始帮尹明善计算上市后的资产。上市前,截至2007年12月20日 ,力帆股份的账面总资产为6.7亿元人民币,尹明善、其妻陈巧凤、其子尹喜地、其女尹索微直接和通过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该公司62484.05万股,按照83.15%的股权来计算,尹氏家族的资产不到6亿元人民币;而IPO以后,按照14.5元人民币每股的发行定价,尹氏家族持有65.67%的股权,财富将增长为90.6亿元人民币。而以上市当日收盘价17.87元计算,尹氏家族账面资产已超过110亿元。

  有人笑言,力帆上市后,尹明善从富翁迈入了富豪行列。

  “钱在哪儿啊,我没看见。”尹明善笑着对《中国经济周刊》回应。他说,现代企业制度设计得很神奇,有人说IPO把大把大把的钞票交给你,可是,几十亿人民币是个什么概念?

  尹明善指着办公间说,这个房子都装不了。但财富并不是这样计算的。“财富带给我的就是平台更大了,以前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现在可能可以干了。”

  最遗憾的是“上市太晚”

  对于上市前的问询环节,尹明善对其的比喻是如临大考,而自己却像那上京赶考的“范进”。

  范进54岁中举,半生潦倒,而尹明善却是踏踏实实前二十年,轰轰烈烈后半生。

  1985年,尹明善步入商海,创办了重庆长江书刊公司,并在这里获得了第一桶金。1992年前,已有53岁的尹明善开始了摩托车制造,在“嘉陵”和“建设”两大摩托车劲旅稳稳占据市场的重庆,这在别人看来是冒险的行为,而尹明善却认为自己在商场上刚刚起航。2006年,67岁的尹明善步入汽车制造业,在外界看来,他是和李书福一样大胆,却比李书福大24岁的汽车狂人。

  虽然力帆是第一个登上A股市场的民营车企,但在上市时间上依然慢比亚迪8年,晚吉利5年。“十多年来,力帆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最大的失误就是上市太晚。”尹明善心存遗憾。对力帆来说,上市并不是一帆风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延缓了上市的计划。

  1999年,在摩托车领域已经小有成就的力帆就计划在香港上市,但由于企业规模太小,融资不易,再加上上市手续繁琐,就暂时放弃了这一想法。

  2006年,步入汽车行业的力帆开始感觉到发展的紧迫性。“以前做摩托车资金总是花不完,而汽车却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2006年9月,尹明善正式决定上市,并着手上市的准备。2007年,力帆先后引入了AIG公司和上海贯通作为合资企业,成功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令力帆不仅摩托车出口受到了重创,原计划在2008年底2009年初上市的时间表也被推迟。到今年3月,力帆才最终上交上市材料,直到10月15日传来通过的消息,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尹明善对予政府和市场都是充满了感激。“改革开放30年,涌现了那么多亿万富翁,这些都是得益于市场。”他说,“我们是中国自主创新、自主品牌、IPO等一系列政策的受益者,所以我们欠政府、欠社会、欠媒体、欠投资人一份情。”

  虽然一生经历风雨无数,此次上市对尹明善来说也是一次大考。在进京做上市前的问询前,公司为这位年迈的老总准备了几十页的材料和备选问题,这一经历被他自己笑称为“进京赶考”。“在中国,主考官无论年龄多大、官居何位,都是恩师,而这次力帆上市也是同样,我对‘主考官’说,他们也是我的恩师。”

  上市后的“隐形”压力

  上市之后,尹明善更有压力了。

  从AIG、万通的投资,再到如今的A股,力帆的募集总资金已达36.5亿元人民币。“36.5亿,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要承诺给股东以回报,要提醒我们的同志,我们要对得起这种信任。”

  “和那么多人打交道,我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就是未来的世界。”2010年11月,尹明善带着自己的团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做企业推介和路演,在媒体采访时,他总是很激动的跟媒体提到这个“未来世界”。

  在三地的投资推荐中,情况总比预想的要好,来的投资者总是比计划的多很多,但尹明善发现,人们关注的已经不是力帆的现在,而是为“未来”而投资。

  “那就是你的成长性。”尹明善总结。

  在尹明善看来,上市不仅带来可运作的资本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也将力帆股份从家族企业带入到现代化企业,从而为力帆实现长远发展的可能。

  的确,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和生产的规模化会给力帆带来更高的安全系数,但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尹明善说,这如同带上了“口罩”和“脚镣”,它们都是用“金子”打的,要求企业运作一切符合要求,“钱不能乱花,话也不能随便讲”。

  虽然已步入晚年,尹明善一直在谋划着给力帆一个光明的未来。

  2009年,力帆股份产销摩托车66.25万台,已经达到行业的第三,出口位居行业第二;力帆发动机的产销量也达173.02万台,产销通机40.78万台,其规模不容小视。而力帆汽车却步履缓慢,2009年,力帆乘用车的销量只有4.31万辆,处于行业中十几家品牌汽车企业的末位。

  在五年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尹明善曾透露自己的设想:到2010年,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将年产微型汽车、客车各10万辆,骏马工贸集团年产卡车、工程车30万辆。

  如今,梦想遭遇现实,力帆的汽车板块依然弱势。

  在力帆汽车刚刚起步后,就生不逢时遭遇“金融危机”,也是力帆汽车前进中的一大厄运。如今,在丰厚的募资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支撑下,力帆才获得汽车扩容增量的新起点。即使如此,当前的市场已经发生变化,在日益充分的激烈竞争下,自主品牌的发展压力要远远大于几年前。

  “你们研究一下汽车市场,现在高价的车在国内卖很贵,在国外却很便宜;而经济型的轿车却恰恰相反,在国内实现不了高价,这对自主品牌极为不利。”尹明善道出了当前自主企业老总普遍头疼的问题。当前,自主品牌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经济型轿车,而无论是力帆,还是比亚迪、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由于在技术和品牌上与外资品牌存在落差,无一例外,在市场都难以实现高附加值。

  另外,合资品牌也不甘中高端市场,纷纷向经济型轿车下探。

  “(合资品牌)以前做十几万元人民币一辆的车,现在已经是几万元一辆,都想把自主品牌压趴下。”尹明善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

  即使如此,尹明善的起点还是不得不从经济型轿车做起。从2006年推出第一款力帆520之后,如今力帆乘用车相继推出力帆520i、力帆620、力帆320 ,这四款车都是在 1.3L~1.6L 区间的中小排量轿车,及排量在1.3L 的微型客车。根据公司的计划,未来1-2 年内将推出SUV,排量扩展至1L~1.8L 区间,形成较为完备的乘用车产品线。

  尹明善坚定的对记者说,“还好,现在力帆汽车已经发展了五年了,他们也看得清楚,我们已经站稳脚跟了,想一下子把我们扼杀掉不是那么容易。”

  “成长性”在哪儿

  既然是夹缝中求生存,为何尹明善执意向前,甚至要借用资本平台来个风声水起之势,而不是退而求其安呢?

  尹明善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摩托车的需求在逐渐降低,而汽车的需求在增加,同时,汽车的利润也远远高出摩托车数倍。

  “力帆这几年的发展,在外界看来是踏步,而在力帆确实艰难的攀登。”尹明善如此比喻当前力帆的发展,他说,上市后,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力帆可以借用这个平台继续攀爬、立足并发展壮大。

  从规模到品牌,力帆甚至不能和其他民营车企相比,那么,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哪里?“我们已经找到了生存空间,在县级市、地级市,也就是国内二、三级市场和国外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成长空间。”尹明善说,力帆打算利用上市的契机,运用募集资金,很快“把量拉上去”,站稳脚跟。

  此次IPO,力帆集团计划募资14.8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入三个项目。其中,利用8.5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15万辆乘用车项目,3.5亿元人民币用于摩托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另有2.8亿资金用于生产20万台汽油发动机和100万台通用汽油机的动力基地项目,为乘用车提供配套。从投资走向来看,力帆股份此次76%的募资是用于汽车制造。

  “三年以后,自主品牌将一步步起来,造10万元以上的轿车。”尹明善认为,自主品牌做经济型轿车只是暂时,不久后,自主企业的中高端车也会逐步出炉,并形成一定的市场。“对于力帆来说,2012年就将打造出10万元以上的轿车。未来3年,每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38%。”尹明善颇具信心。

  此次新募集的资金投入后,力帆的轿车年产能将达到10万辆,而摩托车产能也将达到100万辆。尹明善对记者坦言,“此次的资金将满足力帆3年的发展,而3年后,包括商务车、微车在内的力帆乘用车可以达到40万的年产能。”

  但3年后,即使产销40万辆,相比早扩张的比亚迪、奇瑞、江淮等车企,这一目标还是无法超越他们。“存在就是合理,能在13亿人中站稳脚跟,说明他们是英雄豪杰。”对于同行王传福、李书福等人,尹明善表现谦逊,“比亚迪早我们两年半,奇瑞早我们四年,所以,我们要向这些老大哥学习,我们是新生儿。”

  位居汽车行业前十名以外,力帆汽车总会成为被收购的揣测对象。当问起是否与北汽洽谈收购事宜时,尹明善绝口否认。“凡是合资的都是两厢情愿,并不是说你钱多就能找到对象。”

  尹明善告诉记者,他绝对不放弃力帆的品牌,他辛苦18年,看中的不是钱。

  “我们珍惜的是力帆这个品牌,我们要把它做成百年老店,让百年之后,这个品牌闪闪发光。”尹明善说。

  对话

  尹明善:“家族股权分配我有深思熟虑”

  《中国经济周刊》:你曾经说过上市后也不会退休,现在想法是不是又有一些改变?

  尹明善:不,没有改变。这个(退休的时间)也不能说的很准,说得很准会影响股市(笑)。因为有些投资者是冲着你来的,你要是三五年不干了,那不行。

  所以,第一,我要活到老,干到老,即使不当董事长,当董事也好,当员工也好,我要为力帆的发展尽心尽力;第二,也不能恋战,毕竟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老年人比起年富力强的年轻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该在适当的时候,找到适当的人。

  《中国经济周刊》:你打算把力帆的未来寄托在子女身上吗?

  尹明善:不能,我把力帆的未来寄托在一群人身上,包括他们。力帆从一创立,我家人们就开始为企业尽力,是大家一起把企业干起来的,所以,他们肯定是力帆未来可以寄托的人选之一。但这么大的企业,单靠他们是撑不起来的,所以,我更多考虑的是一个团队,家族外的人占八成,家族内的人占二成。

  《中国经济周刊》:力帆作为尹氏家族控制的企业,你太太陈巧凤、儿子尹喜地和女儿尹索微的股权都设置为24.5%,而你自己的股权也只有26.5%,有人说这种太平均的划分可能带来未来家族内股权之争的隐患,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尹明善:这不是隐患,我觉得这可能是民营企业家做的最高明决定。你看,很多家族企业,像我这样分配股权的不多,我还是个聪明人,这个决定是经过反复深思熟虑过的。我这个决定是为了更好的稳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平衡可能存在的分歧。

  他们的股权是24.5%,而我的是26.5%,虽然我只多2个点,这个分配很公平,虽然他们付出的劳动比我少,但血脉相连。在这种分配下,我只要争取家庭成员中任何一个人的支持,就能实现绝大多数的表决权,这比争取两个人的支持要容易得多;如果三个人都不支持,那说明这个决定就是错的,不该去做。有些媒体报道,说这个分配存在隐患,他们其实是完全没有体会到我的苦心。

  《中国经济周刊》:你的每次创业,在常人看来都需要很大的胆识。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棱角的企业家吗?

  尹明善:我很难评价自己,我是一个少有的复合体:一方面是非常执着的理想主义者,总是希望中国能发展得更快、更好;另一方面,我又是一个认真而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从小,我的逻辑思维就很强,在数学方面非常优秀,如果不是做企业家,我很可能就是个数学家了;我又是一个有艺术细胞的人,琴棋书画我都非常喜欢,并陶醉其中。我敢于冒进,敢为天下先,同时我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前进,什么时候该踏步。

  《中国经济周刊》:这种胆识和性格是否会有一些副作用?

  尹明善:人说枪打出头鸟,但是出头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会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我们才冒着风险,“也许有一天我攀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不过,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未来“枪打出头鸟”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克伟)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