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2007年期间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2005年至2007年之间大牛市行情的爆发。即便是货币政策转向“首当其冲”的银行板块,只要其业绩保持增长的趋势,继续“跌跌不休”拖累大盘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实施了两年多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画上
了句号。对A股来说,货币政策的转向并不意外,11月中旬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的调整,初步反映出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稳健”货币政策的正式定调,会加重市场对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增加对资金面的担忧,但应该不会使股市重新走熊。
我国之前一次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是2001年至2007年。期间,基准利率先降后升,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先长期稳定不动然后提高的过程。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根据经济形势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根据情况可松可紧。而在眼下严峻的通胀形势下,2011年的货币政策必然在开始是从紧的,除非看到经济出现下降的风险,否则未来不可能转向。预计2011年M2目标定在15%至16%之间,新增信贷更可能在6万亿至7万亿元。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是资金推动型行情十分敏感的。今年10月启动的上涨行情,从2500多点一路飙升至3100多点,突然在10月中旬戛然而止,一个原因是市场预期到货币政策的转向成为必然。短短9天内,央行两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做法非常罕见,给市场提前发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正如申银万国国内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指出,中央讲话是对当前货币政策的一种“正名”,货币政策的转向实际上从央行第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时为了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仍然沿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股市调整虽反映出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但多空分歧未必因为政策的正式宣布而消失。在多头看来,一直以来对货币政策转向的议论,已经由中央的定调宣布而“靴子”落地,后市有望更多体现出积极的一面。银行、房地产等受到紧缩政策冲击的板块,已经提前释放风险,货币政策转向的利空余威不大。可在空头看来,稳健货币政策的宣布,打破了股市对流动性泛滥依赖,将面临一个又一个紧缩政策出台的考验。
短期来看,空头的气势似乎压过多头。在“稳健”货币政策宣布之后,有分析师大胆预言政策转向意味明年难有大行情,震荡格局很难打破。由于政策收紧及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认为稳健货币政策对股市正面的投资者也不敢过于看高。其实,市场的谨慎心理在政策宣布之初难以避免,特别是投资者还在期待加息“靴子”的落地。既然流动性充裕是前期股市上涨的重要推力,那么,随着紧缩政策的出台,二级市场反映出负面的心理影响不可避免。正因为这种心理影响的存在,11月份的调整始于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然而,不该过于夸大货币政策转向的影响。2001年至2007年期间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2005年至2007年之间大牛市行情的爆发。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后,财政政策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度的扩张,两者“一松一稳”的搭配,既有助于抑制通胀,又可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在经济整体趋好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背景下,股市不至于“背道而驰”。即便是货币政策转向“首当其冲”的银行板块,只要其业绩保持增长的趋势,继续“跌跌不休”拖累大盘的可能性不大。
(责任编辑:姜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