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又诞生了一项新纪录!
创业板新股汤臣倍健(300146)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其最终确定首次公开发行A股价格为110元/股,对应市盈率为115.29倍。汤臣倍健也创出创业板新股发行价格的新高,这也是创业板首次出现发行价格超过百元的新股。而汤臣倍健的发行价格
,也仅仅只低于此前的海普瑞。近期新股IPO,可谓新纪录不断产生。创业板沃森生物创造的133.8倍的发行市盈率纪录诞生不久,就被紧随其后的星河生物以138.46倍的发行市盈率再次刷新,此次汤臣倍健则是创造了创业板发行价格的新纪录。
自2009年6月份新股发行制度第一阶段的改革措施实施以来,没有了来自监管层的 “窗口指导”,新股发行定价上也更加“市场化”了。其直接结果是,新股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越来越高,市场资源错配的情形越来越严重,二级市场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发行人与承销机构所获取的利益越来越丰厚。在这一切的背后,留给市场的最终只有“一地鸡毛”。
尽管新股发行制度第二阶段的改革措施已于今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但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却频频刷新纪录的事实说明,改革并没有取得市场满意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截至目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已经失败了。
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等举措,并没有成为新股发行价格合理回归的“护身符”,反而成为发行人、保荐机构、询价对象推高新股发行价格的“遮羞布”。一切来得那么自然,又是那么无奈。
从沃森生物到星河生物,再到此次的汤臣倍健,不同的企业在拔高发行价格上,几乎都演绎着相同的故事。一是施放“高成长性、良好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的烟幕弹。有可比公司的,定价都高于其均值;没有可比公司的,纷纷祭出“首家食用菌养殖企业”“首家生产膳食营养补充剂企业”的市场上“首家”招牌,从而给予一定的“合理溢价”。二是询价对象中,发行定价最终由基金说了算。如沃森生物询价对象中,基金报价中位数为95元,申购数量占比高达54.05%;星河生物32家基金公司的105家配售对象加权平均报价为34.93元,中位数为36元,申购数量占比高达48.12%;汤臣倍健同样出现类似情形,3家公司的发行价格也基本上是基金报价时的中位数。
尽管私募机构等第七类询价对象也可以参与新股询价了,但在基金公司“一家独大”的背景下,像保险公司、券商等参与询价,基本上都是“陪太子攻书”的角色。没有定价权,参与询价的目的,也仅仅只剩下能够配售新股而已。
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大肆吹捧,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盲目抬轿,再加上第二阶段改革措施并没有真正切中要害,造就了新股发行时纪录不断被刷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改到这个分上,也真是够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