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叶祝颐:名流住别墅保障房示范分配不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12月08日03:53

  人才专项用房纳入经济适用房指标,占去一半经济适用房份额,房价只需市场价的一半,杨澜、朱德庸这样的文化名流入住隶属保障房体系的廉价别墅。马化腾领取高额房补出现“杭州升级版”,这样的消息引发公众热议不难理解。

  客观地讲,为了吸引更多具有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人才,政府给予各行各业精英人才必要的创业政策倾斜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优惠政策都不能违背社会公平,伤害百姓的感情,更不能拿本该分配给中低收入群众的保障房资源去讨好社会精英。正如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杰所言,凡是称得上人才的人,收入等方面已经属于社会阶层的高端或中高端。像杨澜这样的富裕人才住廉价别墅保障房,实际上是政府给他们提供的锦上添花“富福利”。

  其实,人才真正需要的是优良的创业环境(制度环境、人文氛围、治安环境、用人环境等),而不是所谓的住房超国民待遇。尽管公众舆论对“人才半价买房”、名流住廉价别墅保障房不理解,但是不理解归不理解,如果没有监督机制跟进,即便舆论反对,相关政策仍然会按部就班运行。问题是,“人才半价买房”公平吗?杨澜等名流住廉价别墅保障房合适吗?普通百姓为何没有半价买房的待遇?事实上,在房价高企、物价“涨声一片”的当下,对买不起房最有切肤之痛的是普通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而不是富裕的名流们。如果说人才的创业积极性须用别墅保障房来激励的话,百姓的基本安居尊严何处安放?“人才买房半价”、名流住廉价别墅保障房,违背了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公平原则。

  本该给中低收入群体雪中送炭的公共财政政策,结果成了为社会精英、富人阶层锦上添花的工具,这恐怕只能用“赢者通吃”来解释。“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人才半价买房”、名流住廉价别墅保障房,正是对这种“损所不足而奉所有余”的“马太效应”的注解。政府在住房政策的问题上厚此薄彼,显然难以服众。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问题。“十二五”规划建议已经指出:“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虽说社会分工千差万别,贫富悬殊不可能根本消失。普通百姓不可能与杨澜们同步富裕,但是,公共政策应该引导社会公平,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而不是用保障房来“保障”精英们,人为地制造二次分配不公平。

  给身家百亿的马化腾发放房贴、“人才半价买房”、名流住廉价别墅保障房,或许只是分配不公的一个现实缩影,公共政策如何更好引导社会公平分配?保障房政策如何精确制导,不跑偏走样?值得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反思。

(责任编辑:姜炯)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