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晓 丁冰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短期内防通胀将成为首要任务,但明年信贷料不会被大幅压缩,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较今年加大。在管理流动性方面,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都有上调空间。
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
中国证券报: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新提法?
鲁政委:会议对全球经济格局作出了全新的“四期”判断(结构调整期、治理机制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并提出了应对方略,预计会对未来若干年的中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在城镇化上,会议提出“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这是以前未见的新提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贸上,会议提出:“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等。在“再平衡”已成为全球时髦的主流语言的情况下,如是表述难能可贵。对于所谓的“再平衡”,将主要依赖发挥进口的作用来解决。这样的政策选择,对全球各国都有利。
控通胀难度大
中国证券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如何理解?
诸建芳:在这三者关系中,政策着力点将更偏重控通胀。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货币因素的变化,今年下半年通胀形势超过预期,年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目标已然突破,控通胀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尽管中央层面并未提及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据测算,明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9.5%的较高增速。管理通胀预期有难度,但宏观政策仍会顾及经济平稳发展的目标,会在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之间找到平衡。
CPI涨幅今年有可能达到3.3%,明年的政策目标应该控制在4%以内。宏观政策会考虑到经济增长,不会一下子收得很紧,“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很长时间,并根据形势逐步转向“审慎”。而在财政政策方面,如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加大农业投入等措施,都将有效地控制通胀。
鲁政委:“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顺序并未调整,强调“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显示管理通胀已经成为短期内最紧迫、最突出的主要任务。
但会议也提出“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一方面要增强消费能力,一方面要防通胀,政策处于两难境地,本轮物价控制会比过去难度更大。在增强消费的方针指导下,未来涨工资可能成为主旋律,但经济存在陷入一种“物价上涨-涨工资-进一步推升物价-再度涨工资”的“物价上升螺旋”可能性。
同时,明年出口增速仍可能超预期、信贷不会被大幅压缩等因素也加大物价调控的压力。本轮通胀期可能会较长。
信贷不会大幅收紧
中国证券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如何根据这一表述理解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向?
鲁政委:此次会议要求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与“十二五”前期投资项目衔接工作,可能隐含地允许2009-2010年在“4万亿投资计划”中搭车上马的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统筹考虑。再加上在货币政策上“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等表述,很可能意味着2011年的新增信贷不会出现大幅压缩,M2可能被确定为16%,新增信贷约7万亿。如果这样,地方融资平台给银行造成的风险将大幅下降。
当前公开市场操作管理流动性功能基本丧失下的准备金率频繁上调,彰显目前加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们仍旧维持年内将再度加息1次的判断。展望明年,我们预计,很可能第一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1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
11月份大幅超出预期的强劲出口和进口数据,使得在其他给定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明年出口增速可能再度超预期。也可能正因为如此,随着明年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顺差高位徘徊令国际压力较大,明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可能较今年加大。这不仅是指对美元的升幅,人民币有效汇率明年也可能出现一定升值。
诸建芳:货币供应、新增信贷增速的回落,应是“稳健”题中之意。今年的M2增长率可能超过18%,而明年很有可能控制在16%左右,信贷将收紧。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明年的信贷目标将在7.5万亿左右。
11月CPI创出新高,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预计明年会有两至三次加息。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仍然会根据外汇占款压力大小等因素继续上调,不存在限制性目标。
明年人民币还将有小幅升值,幅度可能会在5%左右。对于人民币升值加剧流动性压力,政策上会有整体把握,货币政策、热钱控制等组合拳将有效控制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