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食用油价格下滑非限价之功

来源:青年时报
2010年12月14日10:02

  昨天分别有两家媒体报道了国内部分食用油企业“停产”的新闻,至于停产原因,则一边是食用油价格下滑,另一边是进口大豆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在“生产就是赔钱”的情形下,只有停产。

  很多论者因此惊呼:“停产,比价格上涨更可怕!”而且马上找出了祸首所在:是发改委私下向企业“打招呼”不许涨价,导致了企业停产———你不许我涨价,我“停产”不行吗?

  乍一看,部分企业停产的祸首,确实非“打招呼”莫属。

  但我们还需搞明白另外一个问题:“食用油价格下滑”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部分企业停产,证明了以“限价”等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所必然产生的恶果,那么“食用油价格下滑”这个事实,似乎又证明了“限价”之立竿见影。也确有媒体报道说:“限价令起效,食用油停涨。”

  其实不论是部分企业的停产,还是食用油价格的下滑,都与“限价”无关。事实是食用油在经过前一波的上涨之后,供求态势已经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反转,价格下滑也就势在必然,是属于市场的自然表现———“限价”顶多可以阻止价格的上涨,而断无导致价格主动下跌的可能。既然价格下滑是市场表现,那么也就无法把部分企业停产的责任推给发改委的“打招呼”,甚至也怨不得大豆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只能说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大。

  其实也就在昨天,国家发改委针对媒体上述报道做出澄清,指报道“严重失实”———“停产”的情形确实存在,但只是“暂停”,至于为什么“暂停”,原因是部分企业“库存积压较多”。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库存积压较多”的呢?那就不能不回顾一下笔者于10月20日发表于本版的《食用油 不需追涨 够吃就好》一文,当时我在评论中指出:“有抢购于前,必有滞销于后。”当时消费者对食用油的抢购,已为今天的“库存积压太多”埋下了伏笔。

  “库存积压太多”,价格焉得不降?不过是因为所谓“发改委向企业‘打招呼’”正好发生在食用油供求形势发生反转的当儿,让人误以为是“打招呼”起了作用。

  大蒜价格的暴跌,以及鸡蛋、蔬菜价格的下降,皆可作如是观。如果说政府的某些调控举措确实起了作用,那么发生作用的,也不可能是政府对价格的控制,而是它在增加供应方面所做的努力,如畅通物流,如降低摊位费用,等等;另一方面,恰恰是价格的上涨激发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并让蔬菜从价格洼地流向价格高地。

  价格是最有效的市场信号,引导着市场自动完成供求平衡,而一旦价格受到干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市场信号遭受严重干扰,市场将无所适从。

(责任编辑:克伟)

青年时报

262粉丝

关注

财经频道

479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