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警惕信贷泡沫持续扩张

来源:新京报
2010年12月28日04:37

   货币投放过大,中国有可能会陷入“葫芦(通胀)和瓢(房价)”双双都按不住的攀升。当此之际,通过加息以遏制流动性的过快增长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早做比晚做好。

   中国人民银行25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据《新京报》)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马上就要过去。就在此刻,中国经济的最大难题是通胀,且面临失控的危险。虽然决策层启动了力度强大的价格管制,但天量货币才是一切的根源。现在都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泡沫,但实际上另一鲜为民众熟知的泡沫才是中国经济未来更大的风险。这就是信贷泡沫的持续扩张。

   过去十年,我国的货币扩张已经超过日本上世纪80年代泡沫期的最高点。在所有的宏观政策中,信贷宽松和货币扩张是执行得最坚定、最持之以恒的政策。货币超发带来的是资产泡沫和恶性通胀,经济危机一触即发。

   如今,虽然央行在年内已经6次提升存款准备金和两次加息,但是中国货币投放量持续维持天量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定调为“稳健”,一度被坊间解读为货币从紧的信号。

   不过,市场依然纷纷预期明年的新增贷款规模维持7万亿,较之2009年和今年固然已经降幅不小,但却仍然是规模庞大,远远高于金融危机之前的正常状态。按照7万亿计算,到2011年底中国的广义货币规模就将达到80万亿的水平。

   届时,M2与GDP之比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扩大到200%以上。由货币流动性导致的资产泡沫、农产品价格暴涨等问题会进一步拉高通胀。

   而且,随着中国资产泡沫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迹象,热钱重新加速涌入中国的趋势愈发明显。最近三个月,外汇占款数额创出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明显加大,加上最近央行不得不提升基准利率,热钱的套利空间增大。这加大了中国基础货币的发行,货币增速远超过商品增速。

   其实,2003年之后,央行的核心任务就是不断对冲大量外汇的流入而形成的过多银行间流动性。但是却越对冲越凶猛。问题依然在于没有从外汇体制源头上堵住流动性,只能在央票、准备金等工具上疲于奔命。接下来,外汇占款将会让央行的货币调控难度越来越大。前不久,央行停止发行3月期央票,也足以说明通过央票调控过多的基础货币,银行开始不买账。

   现在是全面加速货币环境正常化的时候了。当务之急是整体上结束货币放纵年代,控制住货币增量是起码要求。

   货币投放过大,中国有可能会陷入“葫芦(通胀)和瓢(房价)”双双都按不住的攀升。当此之际,通过加息以遏制流动性的过快增长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早做比晚做好。

   让房价泡沫慢慢泄气,放弃堆积粗放的GDP规模。唯有如此,在金融危机之后所犯的“强心针”刺激经济增长的思路才能逐步得以纠正。

   只有从源头上收紧货币,让货币环境回归真正意义上的适度宽松,这些调控政策的效果才能发挥的最佳。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