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时候,我曾经专门到东北的石油之城、大庆油田所在地大庆市去采访。我的目标很明确:首先想真实地了解一下,在持续为国家建设提供超过20亿吨原油以后,这里还有多少油可以提供?其次,想真切的感受一下,被长期宣传的“爱国、创业、求实、
奉献”的“铁人精神”在这里是不是依然被这里的人们奉为主流?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更深入的思考,这个在共和国创业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经济地标,将怎样完成其现代化转型之路?
本期“国家经济地理”对
北大荒的考察,也同样秉持了这样的逻辑在我们的国家建设无论是从时间节点(60周年)还是经济体量(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都进入新的阶段的时候,我们在很多领域的话语表达都已经将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宣传分离开来。
在本期“红色地标北大荒”专题中,胡
鞍钢先生以其丰富的材料掌握带我们一起回望北大荒60多年的发展史,通过其文章,一方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北大荒自身的发展史是如何与相应时期的国家历史实现交响的,另一方面,文章中多处都充分体现了一个经济学者对北大荒发展过程中所涉体制变革的深刻分析,可谓超越了简单的历史回望。
比如,作者在文章中说,“由于中苏之间由两党政治分歧提升为两国军事对峙,并处在"一触即发"的战争边缘。这就直接影响了垦区的基本职能和基本体制,从"农垦制"转变为"军垦制",留下了并不太成功的记录”。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全国农业和土地改革制度选择的共识时,考虑到“对垦区而言,农业资源极其丰富,人均耕地资源、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居全国首位,加之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这与全国农村地区大为不同”,在北大荒,却陷入了“到底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更适合于垦区的区情?更能有效克服原有体制的弊端?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更能发挥和集成垦区的各种优势?”这样的谨慎和现实的思考,正是这些实事求是的和谨慎的思考,才有了后来的“北大荒模式”,这也成为观察中国那段时期的农业和土地改革的不同侧面。
北大荒的发展史无疑具有更多国家历史的印记。在胡鞍钢先生对北大荒发展之路的总结中,“北大荒精神”被强调为是北大荒人开拓出独具特色的“北大荒之路”的重要动因之一。这也成为观察北大荒、大庆油田等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批经济地标的共识。
但是,在未来北大荒的发展中,作者总结的“北大荒之路”基本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农业现代化之路以及北大荒品牌),还能够实现完美的组合并为北大荒发展赢得动力和主动权吗?或者说,中国特色的政策设计和对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坚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推动北大荒品牌的塑造和绿色农业发展的实践呢?北大荒的百年守望值得期待,其转型之路标本意义尽显。
作者:叶一剑
(责任编辑:刘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