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租房族”的快乐生活:不愿啃老 不做房奴

来源:中国网
2011年01月09日08:06
主角:刘燕 月收入:5000 住所:和同学在南京合租

近日,《人民日报》一篇题为《何不“先租后买,先小后大”回归理性住房消费观》的报道,引发普遍关注。这篇报道说,要让房地产市场真正实现长期平稳健康发展,还需要购房者转变住房消费观念,逐步树立“先租后买,先小后大”的理性住房消费观。

一工作就“啃老”当房奴,到底合算不合算呢?网友早就算过账,在南京,一套河西的普通住房至少要200万,如果20年按揭的话,最终连利息要300万左右,而按照星级宾馆一天250元的标间价格算,300万可以足足住上33年!

但是,在我们国家,买房需求受传统文化“成家立业”的影响很深,有房没房现在更是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众多因素作用下,“无房不婚”、“一步到位”、“低龄购房”、“啃老购房”等行为几乎成了主流。那么“先租后买”到底可行否?租房不买房,是否也能幸福呢?

这,就要看幸福是如何定义了。本报记者经过调查后,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故事。

三个故事品味“先租后买”

合租房里的悠哉

“当房奴太累,谁说租房就不能结婚?”

“买房了吗?”“没有。”“赶紧买吧!”“合租挺好的,先攒攒钱再说吧。”参加工作的这两年,刘燕经常跟父母、同学、同事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们重复着上述对话。被问急了,刘燕就会反问他们:“没攒够钱就急着买房,当房奴有什么好处?我现在跟同学合租,相互有个照应,悠哉游哉地生活多好啊。”

刘燕是位北方姑娘,2008年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了南京,在鼓楼区一家文化企业上班,平均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男朋友在外地工作,她就跟研究生同学在工作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其实我们双方父母都已经向我们透露了,要是买房,他们会赞助首付,但是我跟我男友商量过了,不啃老,也不做房奴,就先租着,等手头宽裕了再说。”刘燕向记者算起了生活开支:我和同学月租1400元,两人各出700元。每月水、电、煤气费分摊到自己头上的也就200元左右,再加上吃饭、买生活必需品,每个月固定开支也就1500多元。“我给自己定了个每月存钱2500元的任务,这样每个月还有1000元可供"挥霍"。”

“租的房子虽然旧了点儿,但家具设施很齐备,能做饭,能上网,能洗热水澡,还有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聊起她们的合租生活,刘燕滔滔不绝。“合租可以分摊生活成本,经济压力小,另外一大好处就是不孤单。”她告诉记者,她和室友是研究生同学,都是外地人,远离父母、亲友和男朋友,只能跟同学互相照顾。

前几天,刘燕的一位买了房的单身同事向她诉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个人看电视、上网,感觉很无聊,尤其到了周末或者节日,自己更觉得孤单。“对比了一下,还是合租好啊,我有时候加班晚了,不敢走夜路,我同学就会早早地来单位接我;忘带钥匙进不了家门,就直接去同学的单位找她;晚上没事就聊聊天,说说工作上的烦恼,倾诉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分享开心的事情,同学就会开导我、跟我一起高兴;周末相约逛街、看电影,或者买只老母鸡回家煲汤喝;过段时间就一起去外地旅游。”刘燕说,她和同学在不同的行业工作,合租还能让她们接触彼此的熟人,扩大交友圈,结识更多朋友。

去年,刘燕做了一件让许多人不解的事跟在外地工作的男友在租的房子里结婚了。“都结婚了怎么还不买房?”“逼着你老公在南京买套房子”……面对这些疑问和劝告,刘燕不为所动,“老公不在南京,买了房我一个人住太孤单。而且现在要买房就要啃老、借钱,干嘛让自己过得那么累呢?”刘燕说,她跟她老公还是坚持那个观点:等手头上宽裕了再买房。

  戚庆燕



  


  主角:汪宇 收入:6000 住所:南京河西两室一厅

两位专家建言“先租后买”

年轻人最好不要

跳过“租房期”

但专家也指出,要鼓励租房不但要调控房价,也要规范租赁市场

处于上升期的房价使越来越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加入了购房大军。在记者平日的采访中,还数次遇到在校大学生由父母出资提前购房的情况。针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跨过租房期而直接买房,两位研究南京楼市的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租房应是年轻人成长的必经阶段

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早买房,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认为,从根本上看,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然,不能单纯归结于房价过快上涨。在西方,美国的住房自有化率仅65.6%、英国69%,这是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的性格决定的。西方的年轻人喜欢去不同的城市,体验不同的生活,追求一种流动的享受。而中国人则喜欢固守一处,传统思想是买房置地,衣锦还乡,因此即便一些出国生活的中国人,往往也会先置下一处房产。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在现代社会,城市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张辉表示,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事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无论是个人收入还是经济能力都处于一生中的最低点。有些年轻人不但要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阶段买房,还追求一步到位,非地段好、面积大的房子不考虑。为了一套房子而早早背上沉重的贷款负担,或者掏空父母的积蓄,不但生活压力徒然增大,而且家庭抗风险能力也变得很低。

张辉说,年轻人刚步入社会,有时候租房生活确实艰苦些,“但事业起步期本来就不是享受的时候,奋斗和拼搏才是这个阶段应有的"主题"。”

通过规范租赁市场吸引年轻人租房

“除了传统观念外,租赁市场的不规范也使得一些年轻人放弃了长期租房的想法,因此目前国家在调控房价的同时,应该重视规范租房市场的重要性。”张辉说,要规范租赁市场,逐步消除群租及租住地下室等所谓“蚁族”和“鼠族”的现象,首先应该在过于社会化(私人房产租赁)的租房市场中增加政府及企业化的租房占有率,以此解决房租过高及私房房东过于强势等问题。例如,提供更多的公租房源、帮助企业建立人才公寓、增加租房补贴等等。事实上,国家也在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据悉2011年全国范围内就将新增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达1000万套。

“实际上从买房支出和收益的经济角度看,按目前的房价和租价比计算,租房子住的累计支出并不比买房子贵,反而还更加划算。”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吴翔华表示。但是想要年轻人更好地接受这种观念,还需要政府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户口问题,几乎每个城市都需要以一套自有住房来为居民上户口,类似学区房等问题也与这一点息息相关。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正在成都等试点城市悄然展开,虽然尚需时日,但相信随着各方面改革的推进,会更好地解决年轻人所顾虑的问题。

  张遥



  

江苏大力保障“先租后买”

2010年全省新增

10万套公租房

江苏公租房管理办法即将颁布,大量供应的公租房将成楼市调控“奇兵”

记者昨从省住建厅获悉,酝酿一年多的《江苏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条文修改完善工作已经完成,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近期将颁布实施。

据了解,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不仅是住房保障模式的创新,也是引导先租后买、合理消费的一种调控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让更多的人选择租房的居住模式。

去年新增10万套公租房

“力争在三年内基本解决城市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难问题”,“用3-5年时间,实现新就业人员申请公租房应保尽保”,2010年,我省将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作为解决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安居问题的对策。据了解,2010年我省确定的年度公租房新增10万套(间)的任务在当年11月已超额完成,江苏公租房累计已达40万套(间)。

此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在上月底举行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还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继续以每年10万套(间)的规模新增50万套(间)公租房。

“公租房管理办法”将颁布

即将颁布实施的《江苏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让公租房的管理有法可依。据有关人士透露,办法重点对公租房的基本原则、规划建设、房源筹集、优惠政策、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在办法出台之前,为了指导各地公租房建设管理,我省7部门曾于2010年7月共同制定出台了公租房的指导意见,将公租房保障对象定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其中新就业人员是指具有大中专学历、工作不满5年的人员;公租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公租房初次承租期一般为3-5年,实行政府指导下的准市场租金。新的管理办法会有哪些变化,近期就将揭晓。

用公租房调节房产市场

据有关人士介绍,江苏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也是引导合理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以租赁方式保障中低收入居民阶段性的基本住房需求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如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住房自有率都在60%左右,德国40%左右,瑞士只有30%左右。而我省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超过80%,住房租赁率明显偏低。很多人更愿意购房而不选择租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居民购房负担,放大了住房供求矛盾,推动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有关人士认为,大力发展公租房,提供一部分户型较小、租金较低的房屋,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改善基本住房的需求,也有利于引导部分群体树立先租房、积累一定资本后再买房的住房梯度消费理念,使住房需求平缓有序释放,是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