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金融大鳄四面出击中国艺术品走近“亿美元时代”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1年01月17日02:12

   2010年11月11日伦敦拍卖行班布里奇斯(Bainbridges)在伦敦郊外一个仓库里举行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上,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160万英镑(约合5.54亿元人民币)刷新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如果考虑到人民币日趋升值的压力,中国艺术品投资的

“亿美元时代”几乎近在眼前。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中,已经有10余件拍品跨过亿元门槛,且由瓷器、古代书法、古代绘画扩展到古代乐器、玉质印玺、近现代绘画与掐丝珐琅器等。

   多位金融机构和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虽然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的富人们和金融资本对艺术品投资日益高涨的投资热情,加速了“亿美元时代”到来的脚步。

   “亿美元时代”两年内到来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总成交额为502亿余元人民币,较之2009年的225亿余元人民币增长了123%。然而,年度成交额过500亿元人民币,曾经是2013年预计能达到的目标。

   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直言,目前中国艺术品投资的“亿元时代”已然成为常态。“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的一些重要行家,把过去很多年不舍得卖甚至原本永远不打算卖的东西,迫不得已拍卖套现,比如尤伦斯夫妇拍卖中国传统书画,其实是迫于经济形势。”他表示,目前很多投资者都已经意识到,未来的艺术品投资会越来越贵。“这个意识产生以后,人们的心理预期价格也随之不断走高。”

   董国强指出:“据我所知,目前在国内、香港、台湾的藏家手上,将有几十件比这件5.5亿元的拍品还要好的,可能陆续出现在市场上。如果当前艺术品投资市场的行情继续,‘亿美元时代’指日可待。”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预计,中国艺术品投资的“亿美元时代”在最近的一两年之内就可以见到。他表示,一方面,中国的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依旧向好,社会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而目前国内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相对疲软,投资回报率不高,导致市场上的热钱泛滥,大量的资金在寻找出口。另一方面,“金融大鳄”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他们越来越多的出没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且投入的资本和力量惊人。沈其斌指出,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步入“亿美元时代”,符合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无论如何,“亿美元时代”的到来都不可避免。

   业内人士指出,2011年如果全球尤其是欧美的流动性依然过剩,而且实体经济的恢复不尽如人意,中国艺术品投资的“亿美元时代”或将加速到来。

   “金融大鳄”潜伏

   根据福布斯最新发布的《2010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民营企业主是投资艺术品的主力人群,其次是企业高层经理人。资产规模在1亿至5亿元的超高净值人群投资艺术品的最多,其次为资产规模在1000万至5000万之间的人士。(注:高净值人群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社会群体。)

   沈其斌指出,目前中国先富起来的一群人,手中拥有难以估计的财富已经是社会现实,而且他们必然要寻找投资渠道。“就类似刘益谦这种金融巨头,他们拥有的大量资金在寻找出口,艺术品投资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渠道。”而且,艺术品本身所独具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艺术品是一种稀缺的投资资源,其保值和增值的稳定性较强。

   沈其斌表示,目前中国富人们的艺术品投资的资本配置比例其实非常低,位列福布斯富豪榜前500位的“资本大鳄”们投身于艺术品投资的比例在5%到10%之间,而在国外这个数字通常为90%以上。“目前在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活跃的前几位富豪中,其实在百富排行中的排名并不算靠前,真正的“超级大鳄”还没有进入这个市场。正因如此,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潜力巨大。”他表示,未来随着更多“金融大鳄”的进驻,“亿美元时代”是大势所趋。

   据悉,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真正的幕后“掌门人”是中国私募基金业元老级人物——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消息人士透露,“金融危机之后,在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潜伏的‘大鳄’大有人在,很多都是公众所不熟知的。”

   董国强认为,当前的艺术品稀缺资源正在逐步的集中在一些富人手中,而且这些人并不单纯依靠艺术品来赚钱。此外,在文物回流与保护、文化传承方面,“大鳄”们的投资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相信未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民营企业家所兴建的私人美术馆、博物馆将打破国家级博物馆的垄断地位。

   艺术品“金融化”含风险

   沈其斌认为,艺术品基金时代已经到来,而且从2011年开始,艺术品“金融化”的时代也将全面开启。艺术品基金旨在培养更多人参与艺术收藏,培养收藏家,推动艺术发展。同时,艺术品也将借助金融资本得到更好的发展。他指出:“艺术品投资在西方的发展过程证明,在国际资本市场中,艺术品本身就是准金融产品,是除了房地产和股票之外,第三个重要的投资品种。”

   上海福斌投资有限公司艺术品基金营运总监朱大成表示,2010年初九部委共同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艺术品与金融的结合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他表示,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包括增加贷款、融资渠道等方面。因此,中国的艺术品基金的发展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国内的艺术品投资的需求十分旺盛,而且艺术品基金的发展,降低了艺术品的投资门槛。”

   朱大成同时指出,目前中国艺术品投资在合理避税、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艺术品投资需要价值认同。他指出,艺术品投资的长期收益率一定会高于同期国债,但是艺术品投资绝对不适合做短线投机。

   董国强也表示,即使是纯粹以投资目的的艺术品投资基金,封闭期最短也在3年以上,一般的投资周期是5至7年。因此,流入艺术品市场的金融资本实际上要比其他一些领域更谨慎也更具长远眼光。他指出:“目前参与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新人越来越多,我要奉劝那些原来没有相关经验的人,首先要意识到艺术品投资市场的高风险。它可能会比股票、房地产有更高的回报,因为它比其他的投资有更高的风险,任何时候不要忽略这个高风险。”

   泰瑞艺术基金最新的研究表明,依托中国强劲的经济,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一个依赖“外需”的市场成功地转化为“内需”的强劲市场,正逐步取得中国艺术品在全球的定价权,而北京也已成为艺术品交易增长最快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品交易的风向标。

   业内人士表示,艺术品的价值还取决于所在国家文化的价值。目前中国文化对于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影响力还不够。随着艺术品“金融化”的程度提高,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一定大有可为,但风险同样值得警惕。

   2011年1月16日,北京,瀚海四季迎春拍卖现场人气十足。

  刘益谦:

  我只是个积极参与者 艺术品已现投资泡沫

   □本报记者 黄俊峰

   保利艺术博物馆于2010年12月,举办了一场私人中国书画展,但是吸引了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众多机构古书画专家的热切目光。这个名为“刘益谦、王薇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大展”的展览,展出了刘益谦近二十年来转战国内外各大拍场的一部分成果:总共展出了60余幅古代至近现代书画作品,其中宋画2件,元代书画5件。

   作为中国现代顶级艺术品收藏大家,2011年初刘益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亿元时代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种常态,仅这两年他用于购买艺术品的资金就将近30亿元,而国内跟他同水平的藏家不下十位。

   记者:有人说你是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的重要推手,也有人认为中国艺术品进入一亿美元时代也指日可待,对此你怎么看?

   刘益谦:盛世收藏热,今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火热,恰好说明了我们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平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许多人愿意在艺术品上多花工夫和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神层面的东西远远滞后于物质,当财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对精神依托的寻找,就会越来越强烈。而过去一两百年的大动荡大革命,毁灭了不知道多少古代艺术品,现在存世的古代艺术品少之又少,一旦露面大家都拼命去抢,钱多好东西少,价格自然就容易飚上去。

   我认为总体上艺术品也是遵守供求关系定律的,而艺术精品的供不应求才是中国艺术品迈入亿元时代的最大推力。我个人只不过是这个市场的一个积极参与者,进入的早一点,买的时候手笔大一点。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2010年你在艺术品收藏上投入的资金总额?

   刘益谦:粗略算一下,2010年我花在艺术品上的钱有个十五六亿。几件大的东西,加起来差不多就花了10亿左右。买王羲之的《平安帖》花了3.08亿,拍陈栝《情韵墨花》花了1.14亿。年底在上海道明拍卖会上,用将近2亿买了宋朝唐炯和范成大的两张信笺。另外,我太太也花了不少钱在油画上面。

   这两年我在艺术品收藏上总共投入了差不多30亿,收藏的作品以宋元明清的古代字画为主。《石渠宝笈》上记载的东西,在国内我手里算是比较多的,可能仅次于故宫博物院、上博、辽博。

   记者:国内跟你一个档次的艺术品收藏家群体大约有多少人,他们主要从事什么行业?

   刘益谦:其实这个市场藏龙卧虎,比我牛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很普通的一张古画,现在很容易就拍出上亿元,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有钱人热衷于收藏。伦敦拍的那个乾隆瓶,我也参与了,但是没举过国内的一个朋友。

   跟我一个档次的国内收藏家,我知道的就有10来个,他们的名字不为外界所知,是因为有人通过代理人举牌。但是他们喜欢买什么和买了些什么,我心里有数。这些人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家,多从事地产、能源、金融和矿业。

   记者:现在一些艺术品拍卖现场气氛狂热,价格屡创新高,是否意味着这个市场的泡沫已经很严重了?

   刘益谦:当前的艺术品市场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就是投机情绪比较浓厚,很多急功近利的资金涌入这个市场,把收藏投资搞成了投机收藏。

   在我看来,艺术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商品,一类是艺术精品。那些换手频繁,今年拍到手明年就再上拍的东西,大部分是艺术商品,它们蕴藏的文化精神价值远远低于其商业价格的标签。艺术商品市场我觉得泡沫问题还是比较明显,根本不值这么高的价格。

   而以古代字画为代表的艺术精品,一方面存世稀少,另一方面经过了时间检验,其价值很难有一个标准的估量,天价自有合理性。

  “亿美元时代”渐行渐近

   □本报记者 陈莹莹

   一只中国的瓶子在伦敦拍出5.5亿元人民币(约合5160万英镑)的天价,记者初闻时不禁大为震惊,随后经多方求证,反复询问业内人士,得到的结论都是:伦敦纪录确有其事,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而且,也确值此价。

   虽然伦敦纪录只是耳闻,但记者见证了目前中国书法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北宋黄庭坚《砥柱铭》手卷(局部)的诞生,于北京保利2010年春拍中以4.36亿多元人民币成交。遥想当时,记者眼看着拍卖价格以每秒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速度飙涨,以至于最后成交落槌时,记者几乎以为自己多看了几个零。然而,记者与投资人士和资深玩家交谈过后,他们也是认为,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2010年的多场拍卖会,一再被刷新的公司年成交额、场成交纪录、单品成交价世界纪录,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毫无疑问成为“全球焦点”。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从“千万”跨入“亿元”不过几年,“亿美元时代”应该不远了。记者不由得感叹,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发展,是否也要创造“中国速度”?

   中国证券报记者询问业内人士,在欣喜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发展的同时,多位人士担忧,在天价的产生、纪录的创造背后,或许潜藏“泡沫”。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国内的艺术品投资市场确实存在泡沫,而且“泡沫”的出现源于游资和“圈外人”大量涌入。他直言,所谓的“圈外人”,就是那些此前根本不关注艺术品投资,也不懂艺术品鉴赏,却一掷千金的富豪们。“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老人’被逼离场,我们每次在拍卖会上总能看到新面孔异常活跃,出手阔绰。”他表示,尤其是游资的进入,使得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开始变得浮躁,人们心里的预期收益也随之越来越高。“这些游资大都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撤出来的,可以说是投机老手。所以现在就是看你有没有勇气去坐庄,去接盘,我觉得很多人都在蠢蠢欲动。”

   有资深艺术品玩家表示:“原来的很多行家已经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买不起东西了,只能眼看‘超级富豪’们一掷千金,连铜香炉、紫砂壶都拍出上千万了,行家还能买什么?”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坦言,任何投资市场都存在泡沫,艺术品投资领域也不可避免。他指出:“艺术品投资还有其独特性,很多艺术品的价值标准是相对的而非绝对。”因此,每个想要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都需要审时度势,认清自己的投资意愿和风险承担能力。

   沈其斌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而且,泡沫与否还得考虑当时的经济和市场的实际情况,举例而言,90年代的中国传统艺术曾被推高,傅抱石的一幅画被拍到1700多万,当时大家觉得有泡沫,可是现在这幅作品再拿出来拍卖肯定是过亿的。”他认为,目前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是具备投机风险的。“未来市场逐步成熟了,泡沫会越来越少。”

  2010年亿元拍品一览

    1、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2010年11月11日伦敦拍卖行班布里奇斯(Bainbridges)在伦敦郊外一个仓库里举行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上,此瓶拍卖价格为5160万英镑(约合5.54亿元人民币)。

   2、晋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后世摹本),又名《告姜道帖》绢本,于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上以3.08亿元人民币成交。

   3、徐悲鸿中国画《巴人汲水图》(局部),于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上以1.71亿多元人民币成交,打破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也创下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

   4、元王蒙《秋山萧寺图》(局部),于北京保利2010年春拍中以1.36亿多元人民币成交。

   5、北宋黄庭坚《砥柱铭》手卷(局部),于北京保利2010年春拍中以4.36亿多元人民币成交,目前为中国书法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

   6、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于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拍上,为香港收藏家张永珍以2.52亿港元购得,约合2.2亿元人民币。

   7、宋佚名《汉宫秋图》手卷(局部),设色绢本,于北京保利2010年秋拍中以1.68亿元人民币成交。

   8、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于北京保利2010年秋拍上,以1.36亿余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中国古琴及中国乐器拍卖世界纪录。

   9、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槌瓶,于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拍上以1.4亿多港元成交,约合1.22亿元人民币。

   10、清八大山人《竹石鸳鸯》,于杭州西泠2010年秋拍上以1.18亿多元人民币成交。

(责任编辑:王洪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