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新闻中心负责人 张伟湘/文
新年,看一看内地房地产公司在香港和海外的融资计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1月4日,华南城(01668.HK)宣布在海外发行优先票据。不过,这家公司卖了个关子,并没有直截了当公布融资金额。1月7日,中骏置业(01966.HK)宣布发售20亿元合成债,为期5年。1月10日,合生创展(00754.HK)宣布将发售一次性还款的39亿元优先票据。而在1月14日,恒大地产(03333.HK)也宣布将发行55.5亿元于2014年到期的优先票据和37亿元于2016年到期的优先票据。
在过去的半年间,几乎每个月都有内地房地产公司在香港集资。几乎每个月的集资额都超过100亿元,因此,从金额和发行频率上并不出奇。
奇怪的是,这一次内地房地产公司出了新招。记者与香港基金经理交流时,他们都觉得这个新招切合了海外投资者的风险胃口。这就是“人民币计价,美元结算”。其中,始作俑者是中骏置业,跟风者是恒大地产。
“人民币计价,美元结算”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票据设计方式,最粗浅的分析是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则海外投资者购买票据,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息,还可以获得升值的收益,毕竟海外投资者购买的时间是现在。不过,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在票据结算时贬值,则海外投资者获得的利息可能还不足以弥补人民币贬值的损失。
表面上,这是在博预期。然而,从这些票据的发行情况和投行参与的热度看,原因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去年,麦当劳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也是一天之内全部售罄。一位香港投行高管对记者说,很多外国投资者都对人民币资产感兴趣,但是由于额度限制,他们根本无法买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
也许,“人民币计价,美元结算”正是满足了这部分投资者的需求。
事实上,这种需求也反映出如今的资本市场并不像一些投资者想象的那样悲观。乐观者如瑞银的前董事总经理陆东,年近50的他现在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投资公司,他对港股今年看到33000点。而其他一些基金经理,看到28000到30000点的也有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