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新股集体破发再引发行机制大讨论

来源:财新网
2011年01月18日14:23

  周二上市的五只新股N鸿路、N亚太科、N新都化、N司尔特和N风范悉数破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股破发不是发行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成果,而是竭泽而渔的后果

  在周二(1月18日)上午两市低开走弱的背景下,当日上市的五只新股N鸿路、N亚太科、N新都化、N司尔特和N风范

悉数破发,其开盘价距离发行价大多有10%以上的跌幅。截至午间收盘,N风范与开盘价相比,跌幅近10%。

  继周一大跌后,周二两市均小幅跳空低开,沪指曾一度加速下跌,但未触及2656点至2677点缺口,市场以震荡整理为主,上午11点左右开始翻红上攻,收复2700点。

  截至11点30分,沪指报2711.36点,微涨0.17%;深成指报11784.72点,涨幅0.43%;两市成交超过660亿元。

  板块方面,权重的水泥、银行、地产板块走强,酿酒、商业、化纤板块活跃;有色、环保、纺织机械股疲软。

  新股的集体破发,引起了市场对A股新股发行机制的又一次讨论。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新股破发不是发行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成果,而是竭泽而渔的后果,也是不公平发行机制的必然后果。

  叶檀引用资料称,一些数据表明我国出现数次新股破发潮,没有一次让市场恢复理性。她引用一段材料称,1993年新股募资冲上212亿元,是以前所有年份总和的3倍,第二年A股大跌22%,并出现新股停发;2000年新股募资爆增至835亿创新高,比1999年高出7成,2001年A股大跌20%,并出现停发新股;2007年新股募资再次激增到创纪录的4470亿元,而A股创立以来到2005年的所有年份新股一共才募资4900亿元,一年抵得上十多年,2008年A股出现史上最大熊市跌65%,并出现新股停发;2011年刚开始半个月,16只新股的平均发行价更达44.10元,发行市盈率77.88倍,发行市净率13.29倍,超出2010年30.32元、54.96倍和10.33倍的平均水平。

  中介机构如券商、律师、会计师等工作人员个人争先入股Pre-IPO公司,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但因代持安排十分隐秘,目前被曝光的还仅限个案。这对整个市场的公平公正的基础都造成了系统性的暗伤。但火线入股中最恶劣的情况,莫过和权力机构之间形式隐秘但赤裸裸的利益输送。(详见《新世纪》周刊 2011年第3期报道《火线分租》)

  “权力之手像魔术师一般使市值暴涨。上市之前企业仅卖几个亿,一旦上市,市值即猛增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之后企业利润下降也没人在意,因为股票已经成为了特批交易的赌筹。其中的差价就是审批权的价格,由幸运的创业股东与火线入股的利益圈子来分享。”业内人士简直认为。

  业内人士认为,加强信息披露、敦促参与各方合规运作是一方面,但病根与解药,仍在摈弃点石成金的上市审批制。目前,证监会已逾两轮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仍是着力小修小补,避重就轻。解毒之本还是摈弃上市审批制。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