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中联重科H股融资收官 剑指千亿销售目标

来源:《证券时报》
2011年01月21日08:37

  证券时报记者 文星明

  中联重科(000157)日前公告称,随着一系列稳定价格行动的顺利完成,公司H股稳定价格期已经结束。此举标志着中联重科历时数月的H股融资完美收官。而与海外融资步伐相伴随的是,中联重科剑指千亿销售收入的发展目标。

  2010年12月23日,

中联重科在联交所以每股14.98港元的价格发行8.7亿股H股,募资130.33亿港元。2011年1月5日,中联重科全额行使1.3亿股全球超额配售权,募资19.48亿港元,超额配售股份于1月13日上市交易,公司稳定H股价格行动圆满结束。此次中联重科H股发行共募资近150亿港元,创下1998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融资之最。而公司H股发行也受到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及索罗斯香港基金公司等国际资本热捧。

  融资受捧背后

  对应于中联重科产业拓展的步伐,公司的渐进式融资路径可谓风格鲜明。2010年,中联重科完成2.98亿股定向增发,募资55.7亿元,投向中大型挖掘机产业升级和大吨位起重机产业化等11个项目。

  大举增发背后,是各方对行业前景的看好。“中国2009年城市化率仅46.6%,而日本城市化率由45%发展到66.3%的过程中,孕育了小松等世界工程机械巨头,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保障性住房、高铁等产业的发展,至少可以保证工程机械行业未来10年的高速发展,基本不受周期性影响。”詹纯新这样描述国内工程机械的成长空间。

  东方证券报告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障性住房、高铁、水利建设年均投资分别达8000亿元、7000亿元和2000亿元,可大幅带动混凝土机械、土方机械等工程机械品类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高铁、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的发展,使得中联重科此次海外融资颇具想象空间,而较国内更为广阔的国外工程机械市场,则进一步打开了这种想象空间。”广发证券研究员邱世梁如是解读H股融资受捧的背后动因。“增发主要是完成国内的产能布局,使公司收入来源更加均衡,增强公司抵御单个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邱世梁透露,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容量占全球的比例为1/3,海外市场则达2/3,与国内市场空间比较,工程机械海外市场空间更广阔。而要成就一流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随着国际工程机械市场复苏,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可望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最好水平。”国金证券研究员董亚光表示,未来如果大多数海外发展中国家走中国式经济发展道路,海外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资本青睐之下,中联重科H股上市后股价走势平稳,最高曾摸至18.60港元。1月19日,中联重科H股上涨3.97%,报收18.34港元。相对于14.98港元的发行价,涨幅已达20.43。

  千亿产业雄心

  目前,中联重科是世界第十大工程机械企业,全球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目录最全的企业,中国最大的环卫机械公司。

  中联重科目前产品涵盖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土方机械、路面桩工机械等13大类别、28个系列和450多个品种,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全的工程机械企业。2010年三季度报显示,中联重科总资产已突破500亿元,较上市之初增长了51倍。最新业绩预告则显示,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3-45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约80倍。

  “工程机械产业是湖南省可以打造为超级产业的行业之一,将来有望做到2000亿乃至3000亿。公司将以H股融资为契机,打开海外融资和市场拓展通道,同时借力海外并购和海外建厂等多种方式,力争在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五强。”詹纯新给出了中联重科“千亿计划时间表”。

  要实现千亿目标,除了在国内市场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更是制胜关键。而中联重科此次H股融资主要用于拓展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建设和完善公司的境内外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和支持体系;进行产业升级和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设;建设公司研发能力及开展新技术研究,建设公司的数字化服务和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资料显示,中联重科本次H股发行所募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有约28%(约38.23亿港元)用于在部分主要海外国家及地区开展业务及服务,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另外,还有约10%(约13.67亿港元)用于补充海外业务的营运资金。

  “卡特彼勒、小松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国际化是建设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的必经之路。他们都经历了产品市场由国内向国际转变的过程,也经历了产品国际化向资本国际化转变的过程。” 国金证券研究员董亚光认为,中联重科本次H股发行上市,将是公司又一次新的跨越。

  詹纯新称,丰富的并购经验是中联重科的优势,也是公司国际化的助推器,显在的例证是,中联重科2008年并购CIFA后,协同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未来如果有合适的企业与机会,公司会继续考虑海外并购”。

  作者:文星明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