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政策预期转变将促成行情转折

来源:金融时报
2011年01月21日09:32

  A股再现黑色星期四,市场一片哀鸿。市场先生再次发威,将沪深300指数打落3%的空间。不可否认,近期市场调整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二是供给失衡带来估值修复加速。

  首先,本轮行情由通胀压力引起政策紧缩,从而导致市场加速下跌。近三个月内央行连续四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政策面收紧银根的趋势已经形成。加之人民币国际化加重资本外流的压力,国内资产泡沫的悬河从此溃堤。因此,随着近期政策调控力度的再度加大,累积效果已经开始显现,资产市场难以维持高估值的水平。

  其次,新股发行定价过高及发行频率过大,对市场供求关系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新股的不断破发,事实上反映了市场对发行定价的不认可,并带给了市场整体估值继续往下的压力。若新股定价继续偏高,则市场估值继续往下的压力依然存在。

  但是,我们同样也要看到,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并不高。对过去二十年上证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可知,当前市场的内在价值对应的核心区间应该在3000点位置,而上证指数越低于3000点,意味着偏离价值中枢的程度愈严重,市场也就愈加存在系统性低估的战略建仓机会。但是,在熊市特征下,股市究竟会偏离价值中枢多少幅度,这是很难预计的事情。

  同时,我们亦观察到一些产业资本在关注低估值的二级市场股票,并通过不断增持来获取低廉的筹码。因此,当前低估值的股价若出现大幅下跌,则意味着更加具有吸引力。

  很明显,市场先生又在歇斯底里的发泄过程中。当然,市场先生越恐惧,他给出的价格也就越便宜且合理。但是,股市如此反应,为何房地产市场又不下跌呢?这也是市场预期在作怪。当市场维持房价还将高位运行的一致预期时,出现大幅下跌就比较难。但从现在开始,只要有人担忧房价可能会和股价一样下跌,那么,未来房价的下跌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从市场策略角度出发,未来行情的转折点仍然来自于对政策预期的转变。而政策预期的转变则来自于对宏观政策走向的认识。2010年全年的宏观数据表明,经济形势仍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物价水平已得到有效控制,外贸出口反弹较强劲,投资与消费的拉动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基于当前宏观经济的稳定态势,货币政策层面的连续调控短期来看较为频繁,尽管有维护物价、房价稳定的原因,但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亦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

  短期来看,尽管市场对政策调控的一致预期仍然不够乐观,但市场在低估值的周期股上获得了有力支撑。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股票的上涨都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现在最为关键的还是如何寻求下一波的进攻型机会。从结构性角度而言,市场不乏安全边际的诸多标的物,包括航运、石化、消费与机械等行业均有企稳迹象。对投资者而言,当前需要的是自下而上把握未来的战略性建仓机会,避免被当前市场盲目的悲观情绪所误导。

  我们认为,只有政策紧缩预期接近尾声,行情的持续时间和上涨空间才可以预期。

  (作者系华林证券研究所分析师)

  作者:胡宇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