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组合过往6年4年跑赢CPI
一年一度的年终奖正在期盼中走来。高企的CPI之下,如何让这一年辛苦的劳动果实保值、增值,成为当下最令广大市民纠结的问题。据调查,七成投资者2011年最看好基金投资。投资者如此仰仗基金,那么,投资基金战胜通胀的效果到底如何?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持有一篮子基金战胜通胀是大概率事件,过往6年中基金组合有4年跑赢CPI。如果坚持持有基金6年,不同风险水平的基金组合的年均净值增长率都能超过CPI年均涨幅20~30个百分点。
历史数据
: 年均收益跑赢CPI逾20% 有关调查显示,今年投资抗通胀,68.1%的投资者都最看好基金投资。那么,基金能否胜任防通胀的避风港这一重任?
在基金资产配置上,基金理财师通常会建议投资者遵循“投资100法则”,即用100减去投资者的年龄就是投资高风险基金,而其余部分则配置为风险较低的基金。
举例来说,一位25岁的投资者,100减去年龄为75,那么其总资产的75%可用于购买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剩余的25%可购买一些货币、债券等较稳健的基金品种;如果投资者是50岁,那么在购买基金资产中,建议将50%投资于股票型基金,以提高资产的营利性,而投资较稳健的基金品种的资金比例则应提高到50%。
据此“投资100法则”,记者对4个年龄段分别模拟配置了不同风险特征的基金投资组合,按照过往6年相关类型基金的平均年度收益率,测算发现,2005年~2010年过往6年中,除2008年、2010年外,其余4年这4类基金组合的平均收益都能跑赢CPI。(见表二)
而粗略测算,持有这4类基金组合6年年均收益率均超过20%,大幅跑赢约3%的CPI年均涨幅。
投资建议: 2011年应量化基金组合 目前,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仍然普遍,而股市未来走势尚未形成明确预期,因此,2011年该怎样安排基金资产组合战胜通胀呢?
基金理财专家普遍认为,为避免市场波动对心态的干扰,投资者应量化各类基金资产的配置比例。就配置原则来看,德圣基金研究中心人士认为,从判断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角度出发来决定资产配置,是一个比较简单但又有效的策略。
该人士指出:“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大约在16倍左右,整体系统性风险并不高。这就意味着资产配置中偏股基金仍可以成为主要配置品种。”他建议,积极型投资者保持80%左右的偏股基金配置比例,稳健型投资者60%,而保守型投资者偏股基金配置比例在50%以下。(配置建议见表二)
易方达基金人士也认为,从经济周期规律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处在复苏和通胀上升阶段,投资者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应适当减少现金类资产在家庭资产中的比例,适量增加股票类资产的配置。
易方达基金人士表示,2011年,股市在新兴产业和某些大蓝筹板块可能存在结构性机会,但由于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中间难免面临波动,建议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保持“适度止盈,心安理得”的心态。
提醒: 非同质化比基金数量重要 在一次投资者投资经验分享活动中,王新(化名)夫妇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对,因为他们是在场投资者中持有基金数量最多的,有29只基金。而据了解,其实在广大基民中拥有10只甚至20只基金者不在少数。
很多投资者认为组合投资就是购买尽量多的基金,这样便能分散风险、提高收益。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并不是投资了很多只基金就等于构建了合理的基金组合。
要想达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的目的,除了要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基金外,汇添富基金的刘劲文指出,有一个重要原则也不可忽视,那就是非同质基金的分散度远比基金数量更重要。如果投资者持有的几只股票基金都是投资大盘蓝筹股的或者都是投资中小盘股的,那么即使基金数目再多,也无法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
此外,刘劲文表示,基金组合虽然强调稳定性,但也不该是一成不变的。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有时需要我们及时调整相关组合,才有可能满足既定的预期收益与风险承受的要求,从而达到进一步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的目的。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