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央行:多用利率杠杆管理通胀(图)

来源:东方早报
2011年02月01日01:58
  早报讯 2011年中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民银行1月30日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出上述表示。

  报告称,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积极 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下一阶段,央行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在满足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求的同时,保持有利于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适宜货币条件。同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今年M2初步预期增16%

  央行提出,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首先是要控制好货币总量,以M2为代表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

  201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6万亿元,实际同比(相比上一年度)增长19.7%,增速比反金融危机时期的2009年低8个百分点,但仍比2010年央行设定的M2预期增长目标17%左右,高了约2.7个百分点。

  报告称,2011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央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包括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总需求、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

  在货币工具使用方面,具体而言,2011年,央行将继续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同时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

  据财新网报道,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1月31日表示,以“进一步发挥”的提法对“利率杠杆”加以强调,在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相当罕见。对照历史,即便在通胀较为严峻的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其提法也不过是“稳妥运用利率工具”。

  “这一罕见提法,可能一方面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和物价形势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基于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需要更多发挥价格工具作用的这一体制改革背景。”鲁政委认为。

  对于当前的通胀形势,央行报告认为“价格上行风险不容忽视”。这主要是因为,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环境看,主要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状态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国内货币存量近年来增长较快;从经济基本面看,支持未来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较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通胀预期上升较快。

  央行在报告中提出,继续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提升金融机构定价能力,“通过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调控“社会融资总量”

  央行再度阐述了“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概念。报告称,随着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在宏观调控中需要更加注重货币总量的预期引导作用,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报告还提出,将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鲁政委认为,央行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总量,意味着,在总量上,需要保持包括人民币贷款、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筹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在内的融资规模的适度;在结构上,可能意味着对信贷更大力度的压缩,同时,对债券融资持较为鼓励的态度,继续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和债券融资规模扩大。

  与M2相比,社会融资总量涵盖的融资渠道更全面,但信贷之外的其他融资规模常常波动且不规则。鲁政委认为,社会融资总量对于在月度、季度频率上动态观察经济增长和CPI变化的精确性,尚未超过M2等传统货币信贷指标,其意义更多是在较长时间的趋势上。因而,也不能排除有关部门是试图通过提出这一概念,引导社会正确认识今年对信贷规模更为严格的控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社会融资总量是否会成为新的调控手段,并非央行一家说了算,像PE(私募股权投资)、民间融资;企业债、公司债和股票融资,则还由证监会、国家发改委监管。

  另据财经网报道,中金公司1月31日发布报告预测称,1月CPI将再创新高,上升到5.5%左右,经季调后环比增速为0.9%;1月份PMI则将小幅放缓至52.5(2010年12月为53.9)。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