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基金也刮团购风 背后有隐忧谨防浑水摸鱼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琳 桑彤 杨毅沉
2011年02月11日13:50
  2010年被很多人戏称为“团购元年”,小到衣服、食品,大到家电、建材甚至房子,都有团购的影子,就连基金等理财产品也成为团购看中的“香饽饽”。不过,专家提醒,这种团购大多是借团购“东风”招揽客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购;理财产品风险因素多、涉及金额大,购 买应该擦亮双眼、选择正规渠道。

  基金“团购”重现市场

  早在几年前,“基金团购网”“基金买卖网”等网站就已经大行其道了,它们大多与证券、基金公司合作,将网络客户的资金集中成规模后达到降低费率的效果,拉到客户后网站能从合作的基金公司抽取一部分佣金。但是,由于网站话语权、规模都比较小,难以与券商抗衡,盈利模式无法持续,基金业竞争激烈和股市走弱以后,基金公司下调了费率,这些网站很难再从中分羹,基金团购也就渐渐销声匿迹了。

  而现在,理财产品热销,很多第三方理财类网站又再次打出了“团购”产品的旗号。记者梳理发现,理财产品团购大多打着两个理由吸引客户:一是利用团购的规模降低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和费率,例如基金、保险等产品团购。其实理财产品团购在保险业早就非常多见,很多保险公司都推出过针对团体客户的“团单”,费率比个人客户的保单低。一开始,这些“团单”是针对企业、单位集体购买,现在有些是借助网络的形式把个人客户集中起来。而另一种团购则是打着可以降低某些高收益率产品的投资门槛的旗号,例如信托产品等。

  投资背后有隐忧 谨防“浑水摸鱼”

  利用“小”资金去撬动“大”收益,凑钱购买理财产品当然有其可取之处。例如,如果按照1.5%的认购费率计算,购买10万元基金的手续费是1500元;费率降至0 .6%的话,只需600元,可以省下900元。

  招商银行高级理财客户经理金蕾告诉记者,银行和一些第三方网站组织的团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购”,说白了是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抢占客户资源的一种营销方式,用“团购”作为噱头去吸引更多的客户购买,而这种团购的风险一般不是很大,只要做好风险提示、选好理财产品和正规渠道,就和一般意义上购买理财产品没有差别。

  但是,如果理财产品“团购”成为流行的话,难免出现一些不具备基金代销资格的第三方机构“浑水摸鱼”的情况,网站信息也有可能造假。第三方机构或者个人是否会做风险提示,是否会为投资者推荐适合其投资目标、资金水平的产品,都很难说。更有甚者,如果是个人在牵线搭桥的话,发生亏损或者不符合投资目标的时候,投资者也不知道该找谁申诉。

  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理财团购-银行”的群后发现,群里面一个成员自称,他个人已经和银行谈好了,只要在指定银行办理借记卡并存入100万元后,年后就会自动返回卡里1000元,当记者询问购买的是什么产品、是否可以自行选择产品的时候,他却说“到时候就会告诉你的,不能选产品”,同时他自称之所以称为团购,是因为他不是中介,只是团购的组织人。当记者询问是否存在风险的时候,他说“没有风险,都是自己办卡,自己汇钱。”

  购买基金产品应选正规渠道

  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莉认为,如果要是有公司利用这种模式、自己招人在外面打着公司的旗号发出团购邀请的话,可能存在虚假宣传、违反相关法规对产品进行高收益率包装等问题,对投资者造成误导。理财产品不同于其他日用品,投资人是希望能看到收益,因此必须选择正规渠道。

  交银施罗德电子商务部总经理助理张驰说,理论上而言,无论网站采用的是集合多人资金开一个账户,还是分别开账户,以更多的资金去凑更高的费率优惠,都可能已经擦到了监管法的红线。很多基金如果到基金自身的网站购买,费率已经可以打四折,投资者没有必要去选择团购网站或者第三方机构去购买。

  同时他提示,目前可以第三方支付的基金直销网站很少,如果网站表示投资者可以直接在网站上支付资金时,投资者就必须甄别其真假。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