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访南昌市市长陈俊卿 跳出“土地财政”需两重力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1年02月12日11:31

  濒临鄱阳湖,傍赣江而建,南昌市拥有27%的水域面积,位居中国内陆“水城”前三。

  刚上任5个月左右的南昌市市长陈俊卿认为,有钱买不来清澈的湖水,干净的空气,南昌的自然环境恰恰是南昌的最大一笔财富,如何经营好这个城市,如何让南昌人民更幸福?日前,陈俊卿

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畅谈了自己的想法。

  建设五大千亿产业

  《中国经营报》:南昌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从GDP和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来看,与邻省湖南省省会长沙和安徽省省会合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你看来,南昌与这些城市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在“十二五”期间,你们在发展战略上,有什么新的定位?

  陈俊卿: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南昌还属于欠发达或者说是发展不足的省会城市。尽管在过去十年里南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一五”期间,南昌的GDP年均增速在14.4%以上,高于全国同期年均增速4.1个百分点,但经济欠发达和经济总量偏小这一状况仍然未得到根本改变。历史上江西就属于农业大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也对南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南昌近年来尽管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周边的长沙、合肥这些发展更快的兄弟省会城市相比,我们感到不管是在经济指标上,还是在改革创新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在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解决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方面,还要虚心向长沙和合肥等城市学习。

  “十二五”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昌的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未来5年,我们将力争保持GDP以13%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达到4500亿元,人均12700美元,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的南昌。这个GDP增长我们强调是绿色的、高效的、可持续的和品质型的增长。

  本世纪初,南昌市就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两篇文章”。十年来,通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全市人民一任接一任,一茬接一茬的不懈奋斗,“两篇文章”可以说已经初步建成。站在“十二五”新的起点上,我们提出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朝着“更大更强更优更美”的方向,继续建设更高水平的“两篇文章”,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这就是我们发展战略的定位。

  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做大做强,一定要靠现代产业来拉动。未来5年,南昌的产业将会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龙头,走生态、低碳的发展路径。我们提出要发挥后发优势,重点培育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光伏光电、航空制造、服务外包、生物和新医药。我们有一个打造五大千亿产业的路线图,到2015年光伏光电、汽车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到2020年,航空制造、服务外包、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分别达到千亿级规模。

  “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占南昌经济总量的70%以上,是最重要的就业渠道,同时,中小企业还是内生动力最强、创新能力最强、最活跃的经济成分。只要政府努力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发展环境,相信这些小草也会长成参天大树。事实上,中小企业发展的怎样,更能体现出当地政府的办事效率、服务水平和诚信程度。

  《中国经营报》:翻阅各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几乎有80%的城市均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走低碳生态路线,南昌也提出建设生态低碳城市,你如何看待各地一哄而上战略新兴产业的现象?

  陈俊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生态低碳城市,这是大势所趋。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很丰富,实现生态低碳城市的路径也很多。对我们来说,关键是看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要走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

  森林覆盖率21.86%、城市绿化覆盖率42.76%、绿地率40.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4平方米,空气质量连续5年位居中部省会之首、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这些数据说明,在打造生态低碳城市上,我们有着先天优势。南昌是“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环境”,并以“赣鄱亲水美”入选为中国十大最美丽的城市,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也是我们必须传承给后代的宝贵财富。

  在建设生态低碳城市上,我们还在不停地努力,2010年,南昌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被列为国家低碳试点的省会城市, “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我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低碳大会,与奥地利、英国开展了低碳技术合作项目,正在着力建设四大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同时,我们还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高效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安居乐业。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上,我们提出要打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立足自身优势,并非拍脑袋拍出来的。比如光伏产业,我们是有基础的,江西拥有国家光伏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赛维LDK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光伏企业落户南昌,特别是全球唯一的技术最先进、发电效率最高、单块面积最大的2条太阳能薄膜生产线已经在南昌达标生产,南昌正成为国内光伏产业重点生产基地。在光电产业方面也是如此,南昌是全国最早的4个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十城万盏”试点城市之一。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技术,是全球LED第三条技术路线,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垄断地位。我们已经培育了晶能光电、联创光电及相关LED产品配套企业30多家,建立了从LED研发、生产到配套、应用的产业链,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所以,我们乐见各个城市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兴产业和打造生态低碳城市,乐见“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论道土地财政

  《中国经营报》: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多依靠卖地,你如何看待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能否跳出这个怪圈?

  陈俊卿:土地收入不是政府手中的私房钱,它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财源。但是,过度依赖“卖地收入”搞建设,一个会加大经济运行风险和房地产调控难度,另一个,就是“土地财政”是不可持续的,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

  在现有的财税体制下,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靠税收来投入城市建设的可能性较大。但中西部欠发达城市做不到这一点,经济不发达、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欠账太多,都使得地方财政“囊中羞涩”,或多或少都要依靠政府卖地来搞建设。

  我认为要跳出“土地财政”这个“怪圈”,一个要靠上级政策,一个要靠自身努力。一方面,希望通过制度安排,使财政杠杆向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倾斜,扩大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分配比例,让地方政府拥有与其事权相对应的财权与财力,逐步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另一方面,要靠自身的努力,探索城市建设资金多元化的筹措渠道。在这方面,南昌市一直在作积极的尝试。一个是打造“阳光地产”,实行土地网上公开交易,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收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这些土地收入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多地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民生工程。第二,我们正在酝酿整合投融资平台,要将目前的投融资平台进行高效整合,进一步提高投融资的能力,为城市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第三,储备土地,为未来留出发展空间。2010年,我们通过立法,对包括扬子洲在内的58平方公里的城市土地进行控制和储备,收储期为10年。为此,南昌每年将减少30亿~40亿元的土地收益,占目前南昌财政收入的2成还要多。但是,我们觉得这是长远之计,是为南昌未来发展做的一件大好事。

  《中国经营报》:“十二五”期间,民生问题再次被提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住房问题是最为迫切的,南昌在“十二五”期间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比例是怎样的?有学者认为经济适用房是腐败的根源,对此你如何看待?

  陈俊卿:住房作为民生最基本的诉求,是民生头等大事。南昌市历来重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制度。“十一五”期间,我们共解决了4万余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占城区总人口的7%以上。

  “十二五”期间,为了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我们一个是控制土地供应量的节奏和导向,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保障性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用地将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的70%。第二个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5年内计划建设1万套以上公共租赁住房,使各类保障性住房达到8万套,基本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对“经济适用房就是腐败的源泉”这种观点,我认为是有失偏颇的。经济适用房是当前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重要途径,一个城市只要能有效提供足够的公共租赁住房(包括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这两种最基本的保障性住房产品,就能有效遏制房价过快增长。关键是保障性住房一定坚持小户型、增加供应数量、扩大覆盖范围,从而降低较高收入家庭甚至富裕家庭通过不规范的渠道获取保障性住房的冲动,降低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的不规范甚至出现腐败案件的可能性。

  至于“开着宝马住经济适用房”的现象,那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来解决,不能因噎废食。自2007年南昌市建设经济适用房以来,我们采取了“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制度,进行了5次“公开摇号”,使2万余户住房困难群众搬进了经济适用房,没有发生一例腐败问题,没有一例是富人住进去的。

  水灵灵的南昌

  《中国经营报》:在未来,你希望南昌对外主打的城市名片是什么?希望外界一提南昌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陈俊卿:“中国水都和南昌是一座水灵灵的城市”,这是不久前,我们通过网民意见征集、市民征集等渠道得来的公众对南昌最集中的印象。南昌水资源发达,有一江两河八湖,水域面积达到27%,在全国排名前三,而且水质干净清澈,这些都是其他城市花钱也买不到的。南昌市政府也会围绕这些水资源,做足做好文章。

  目前,我们正在谋划打造“鄱湖明珠·中国水都”这个品牌。围绕这个品牌,我们将着力打造几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是打造中国内陆城市最长的环城水上游项目,二是打造象湖赣文化景区,三是打造梅岭大型森林主题公园和植物园,四是加快滕王阁景区扩建,五是打造“天香园”都市候鸟景区,六是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前期我们通过媒体做了一些宣传,反响不错。最近,我们还准备在各大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对外宣传的口号拟用“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南昌欢迎你”。我们希望借此把南昌的城市品位提升起来。

  南昌,是一座宜业宜居的城市,更是一座来了就想住下的城市。

  

(责任编辑:王霄)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