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全球上演证交所并购风潮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1年02月14日03:08

  专家认为,这次系列并购是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浪潮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且互联网、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提供了技术支持。

  球证券交易所并购最近风起云涌,纽约泛欧交易所和德国证券交易所2月9日联合发表声明称,双方可能会合并组成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运营商。伦敦证券交易所8日宣布收购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母公司TMX集团。而新加坡交易所之前向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申请收购澳大利亚证交所。

  整合是全球大势

  根据纽约泛欧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的协议,交易如果完成,纽约泛欧交易所的股东将持有新公司40%至41%的股份,德交所的股东持股份额将达到59%至60%,新公司总部将设在荷兰。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对纽约而言,这桩并购表明纽约在世界金融舞台上的主导地位日渐衰落,也说明美国华尔街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大不如前。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德意志交易所成主导,纽约金融中心地位肯定会受到影响。双方都是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方面更注重效率,这次并购更多是市场行为。”

  据悉,合并后资源整合产生的成本降低等相关协同效应将显现。纽交所和德意志交易所称,双方合并主要在信息技术、结算业务、市场运作和企业中心功能方面一年节省成本3亿欧元(合4亿美元)。伦敦交易所预计合并后的第二年将每年节省3500万英镑,营业收入将在第三年增加3500万英镑,第五年增收部分将升至1亿英镑。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系列并购是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浪潮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为了整合资源、扩大市场份额,而且互联网、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新加坡交易所首席执行官伯克尔日前表示,交易所整合是全球大势,而且趋势只会加快。但并购之路并非平坦,去年10月新加坡交易所提出收购澳大利亚证交所,至今仍未获得澳大利亚监管部门批准。而有分析认为,欧洲监管部门可能对纽约泛欧交易所和德国证券交易所合并后公司在衍生品市场占有率上存有担忧。上市资源争夺加剧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多个交易所新军不断崛起并积极抢占市场,造成传统老牌交易所不断丧失市场份额,迫使此次并购潮出现。

  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也表示,面对上市公司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交易所跨境合并是最大限度分享两地资源的一种举措。

  据了解,德交所和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合并后将缔造出全球最大的金融交易所,合并后新公司的股票和期货交易量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交易所。

  伦敦证交所并购加拿大TMX集团交易一旦达成,新证交所市值将超过60亿美元,拥有6000多家上市交易公司,将称霸原物料和能源市场。

  新加坡交易所一旦与澳交所合并成功,将拥有亚洲最大的房地产投资信托与交易所交易基金市场以及最多的衍生产品。

  亚洲有望加入合并潮

  也有分析师认为,许多亚洲交易所难以实现直接合并,原因是该地区政府往往不愿将本地交易所的控制权交给外方。

  但“欧美交易所合并后,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占有资源越来越多,对没有进入合并的其他地区的交易所肯定会带来压力。”李永森对记者说。

  据悉,目前亚洲一些国家也在探索交易所的合作方式,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交易所近日宣布,它们将在2011年开发一个联系交易机制,使投资者可以在其中任何一个交易所买卖在其他上述交易所挂牌的股票,同时在自己的市场进行交易结算。

  对于中国,李永森认为,欧美交易所并购潮对中国暂时没有太大影响,随着将来市场对外开放逐渐深入、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后,内地两家证交所的效率和竞争将面临挑战。

  张承惠则表示,目前大陆证交所的行政色彩太浓,内地证交所首要应去行政化,更多地走向市场化。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