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消费者提“备案车”遭遇加价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1年02月15日15:48

   你得到“备案成功”通知,窃喜自己幸运而无需参加“摇号”,兴致勃勃赶往4S店提车的时候,却忽然发现情况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名为“qiangruodian88”的网友发帖说:“五菱的经销商单方涨价,我之前定金都交了,现在要提车的时候他们要加价8000多元。”一位姓闫的

女士在中国汽车网上发帖说:“上个月凯越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告诉我备案成功了,但要提车需加价2万元,这显然是违约行为。”

  记者的一位朋友也在日前接到了备案成功的通知,尽管他早已做好“取消1万元优惠”的心理准备,但还是被销售人员的话吓了一跳。“他们告诉我说,不仅优惠取消了,现在提现车还需要加价1万元,如果不加价就要继续等待,但是何时到车不好说。之后销售人员还提醒我,备案成功的确认书有效期可只有6个月,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今年7月份之前办理完成购车手续。”这位销售人员的话把他逼近了死胡同,“加价买吧,就是明摆着往坑里跳;继续等待吧,人家说了,不知何时到车,那我这备案资格不就活生生浪费了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4S店对于“备案车”的提车都附加了一些额外要求,不仅优惠已经大幅缩水甚至取消,有的畅销车型更被加价销售;即使不被加价,也会要求车主在店里做装饰和购买导航之类的汽车用品。“我们这也是无奈之举,车少人多,不采取一些市场手段不行啊。再说,很多车型平时都加价卖的,这时候更是供不应求了。”一位经销商表示,“今后4S店的生意肯定不好做,这多少算是个弥补的机会吧。”

  据悉,在去年12月23日那个不眠之夜前去“抢车”的消费者,大都没有和经销商签订正式的购车合同,而只是签署了由经销商提供的备案协议,协议中基本都包含“公司拥有解释权”、“价格将按照市场浮动”等内容。经销商们据此坐地加价,消费者则因此苦不堪言。同时,经销商们还掌握了消费者的“保牌”心理——由于备案资格的有效期为6个月,消费者不愿放弃“到手”的牌照,无奈就只能接受经销商的各种条件。

  “在这场博弈中,因为有了时间的限制,消费者确实处于不太有利的位置。”对此,业内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讲,虽然消费者和经销商签订的不是正式订单,但同样具有法律合同效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合同中没有对商品价格作出明示,买卖双方可以商定进行补充协议;如果双方无法对价格达成一致,应该按照商品在市场上约定俗成的价格成交,消费者有权要求经销商按照指导价销售。”有关专家表示,4S店擅自加价属于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者请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

  相关新闻

  部分上市车企公告去年业绩 净利润最多达5倍增长

  本报讯 (记者 陈筱红)得益于去年国内车市的产销两旺,国内上市车企可谓是挣钱挣到“盘满钵满”。截至昨天,已有包括北汽、长安汽车东风汽车、上汽等上市车企相继公布了2010年业绩,不仅全面飘红,有的车企甚至高达5倍以上的增长,即便是低的其增长也在100%以上。

  各个车企发布的公告显示,2010年,北汽集团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50.4万辆,同比增长18.3%;销售汽车150.1万辆,同比增长20.6%;预计利润总额110.4亿元,同比增长75.1%。长安汽车销售185.1万辆,比2009年同期的136.9万辆,同比增幅达35.2%。东风汽车在2010年实现销售261.5万辆,同比增长37.8%,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5%。江淮汽车预计2010年净利润较2009年同期的3.36亿元增长超过240%,实现翻番。中通客车2010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800万元至4100万元,同比增长85%至100%。广汽长丰2010年净利润增幅450%至550%之间。上海汽车2010年完成销售358万辆,同比增长31%以上。安凯客车2010年净利润为7324万元,同比增长201.35%,比2009年同期增加202.53%。

  对此,业内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国内车企在去年的销售规模增幅较大是业绩飘红的主要原因,而产能利用效率的提高、固定成本的摊销变小、生产扩大化后成本降低等因素,都促使车企的利润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王霄)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