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将进入常态化经济发展的一年,”在昨天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2011年亚太区服务业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一再强调:“中国的通货膨胀走势令人担忧,但绝对在可控范围内,而且我相信,一季度的CPI指数会比市场上的平
均预期低。”
常态化发展代替超常货币政策 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4万亿大手笔投资,巴曙松认为:“2011年将会回归常态化的发展。”
他分析指出,以2008年的第四季度为起点到2010年年底,是国家运用4万亿人民币超常规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超常规货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2011年开始,政策的基调就会从"超常规"回归到"常规化"、"正常化"了。”巴曙松指出:“刺激政策的各种作用已经显现,包括政策压力、通货膨胀等,2011年需要实现回归常态化阶段。”巴曙松说:“回头看看,也许是巧合,目前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正好回到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平均值上。”
今年通胀低于2007-2008年水平 “2011年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虽然很大,但在可控范围之内。”巴曙松再三强调:“我认为会低于2007-2008年的通货膨胀水平。”
巴曙松分析指出,“可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货币的政策,二是需求的高低,三是
农产品价格等影响,“我们现在处于货币稳健阶段,需求也处于回落过程中,而农产品虽然价格有提升,但是过去几年都是丰收的。”巴曙松指出:“所以,我认为是可控的。” 业内有消息预测今年一季度中国的CPI最高为6%,巴曙松表示:“我认为会低于6%,或者说,低于市场平均预期。2007-2008年的CPI高涨,是因为当时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且2008年遭遇了冰灾,所以2008年的1月出现了一个CPI高峰为8.7%。但是现在国内信贷紧缩,经济发展速度低于2010年,蔬菜的供应周期会比猪肉短,所以,今年是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小于预期。”
记者 李晓莉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思涵)